
作为河南省的区域乳业龙头企业,科迪乳业(002770.SZ)曾凭一款“小白奶”火遍大江南北,一跃成为行业新星。面对全国性乳企和区域中小乳企的市场夹击,科迪乳业在上市3年的时间内启动了3次外延式扩张,从收购洛阳巨尔乳业,到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再到如今将速冻板块纳入上市公司,不断寻找着新的发展路径。
科迪乳业在不断扩张的同时,各种质疑声也纷沓而至,尤其是进入今年以来可谓麻烦不断。
大股东卷入多起民间借贷纠纷、高比例质押股权、高溢价收购关联企业遭质疑利益输送、网红“小白奶”市场降温并被质疑忽悠消费者……一时间,科迪乳业从行业新星陷入了四面楚歌之境,接连被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问询。
6月27日晚间,在一片质疑声中,科迪乳业发出一系列公告,回复了收购科迪速冻最新进展、回复监管部门问询、复牌等内容,长达4个多月的资产重组也由此告一段落。
复牌之后的三个交易日,科迪乳业接连大跌,截至7月2日,收报价3.71元,创下新低。
业内专家认为,科迪乳业已经兜不住过去遗留的问题,目前尚未消除市场质疑;而想要凭借包装、营销等概念炒作打造爆品,盈利能力很难持续。随着乳业进入新一轮的洗牌阶段,包括科迪乳业在内的区域乳企,将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在“攻”与“守”之间作出抉择。
资金迷局
一起高溢价收购将科迪乳业推到了风口浪尖,并引发了一系列连环危机。
2月26日,科迪乳业发出公告,宣布停牌进行重大资产重组;5月27日,科迪乳业披露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拟以15亿元的价格向控股股东科迪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迪集团)持有的科迪速冻69.78%的股权,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张少华等29名自然人持有的30.22%股权,并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预估增值率高达347.84%。交易完成后,科迪速冻将成为科迪乳业全资子公司。
股权结构显示,科迪集团及科迪乳业董事长张清海、许秀云夫妇共持有科迪集团99.83%股权。而科迪集团、张少华、张清海、许秀云,以及刘新强等26名自然人分别持有科迪速冻股权。其中,张少华为张清海与许秀云之女、科迪速冻法人,26名自然人中有7人与张清海、许秀云夫妇存在亲戚关系,5人为科迪集团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由于涉及关联交易,科迪乳业披露该预案之后,外界质疑其预估增值率过高,涉嫌利益输送,以此缓解自身资金压力,同时将相关风险转嫁给上市公司其他股东。
一石激起千层浪。科迪集团卷入多起民间借贷纠纷案、高比例质押股权等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判决显示,科迪集团前联行经理张青峰以科迪公司经营需要资金为由,在2012年-2016年期间向多人借款并允诺利息。随后被多个当事人告上法庭,案由均是“请求判令张青峰、科迪集团偿还其借款本金及利息”。
在上述系列纠纷案中,一审败诉后,科迪集团多次向商丘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但均被驳回。科迪集团辩称,张青峰利用保管公章之际未经授权在借条上加盖印章。张青峰则辩称,其向银行借款和民间拆借是用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归还债务及利息,系职务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