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人士指出,在选择基金托管人时,基金公司最关注的是渠道销售能力的强弱,而这恰恰是银行的天然优势,券商很难与之抗衡。再加上银行作为基金托管人由来已久,不少银行早就与基金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在市场占有率和客户忠诚度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目前券商尚难从中分取一杯羹。
相比于公募基金托管业务发展缓慢,近两年包括托管外包在内的券商PB(主经纪商)业务倒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海通证券分析师孙婷指出,乘私募基金发展之风,预计未来PB业务将是券商经纪业务转型探索的一个重要落脚点,在服务私募客户方面尤为重要。据她测算,2018年PB业务收入有望在345亿元左右,约占券商总收入的10%。
她指出,一方面,PB业务有利于券商拓展机构客户,促进券商业务机构化、产品化的发展;另一方面,PB业务将推动券商整合资源、建立较为完善的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服务体系。此外,PB业务能够为券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有利于改变“靠天吃饭”现状。
PB业务是展现券商综合业务实力的重要板块,其中托管业务可带动佣金和两融收入,资本占用少,未来对资产回报率贡献明显,叠加以公募、私募、保险、社保养老金以及外资为主的机构资金正在加速流入市场,不少券商抓住机遇,积极布局PB业务体系。例如,PB业务处于行业领先的招商证券提出,要不断发挥“销售能力+资金推介+托管实力+研发能力+主券商PB系统+资金实力”的服务链条优势,为私募基金、基金子公司、信托公司等主券商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综合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