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两日行情显示,市场情绪还处在暴跌之后的逐步平复当中,防御性心态依旧浓重。对此,有机构建议,可按照布局具有显著安全边际、存在绝对收益空间的四条主线,有效应对A股的大幅震荡。
避险因素主导
贸易摩擦使得全球市场恐慌情绪蔓延,叠加美联储加息,市场风险偏好显著回落,流动性和盈利预期平稳,市场进入弱势震荡格局。对于上周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五”,当前主流机构大多认为,市场反应过度。短期调整更多是在春节以来的大幅反弹之后,面对国内加息预期上升、复工需求、一季报等不确定预期的正常调整,贸易摩擦仅仅是助推剂,加剧了调整幅度。
不过市场的超预期下跌,反过来也在加剧投资者对后市担忧情绪。投资者担忧的并不是上周爆发的贸易摩擦本身,而是担忧摩擦进一步扩大,从而影响权益类资产价格表现。贸易摩擦的风险已经通过价格预期影响场内资产配置,目前股票市场已经在体现这种预期。
从盘面看,上周五贸易摩擦甫一爆发,首当其冲的农业股即逆上涨。在养殖成本上升、养殖户普遍盈利下滑的情况下,猪指数和鸡指数当天联袂领涨,成为场内最为“吸睛”的领域。
由此,市场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预期。天风证券分析表示,一种是温和贸易摩擦下,全球经济平稳运行,但同时会导致美国物价攀升,通胀连续超预期,而通胀超预期又会促使美债收益率向上突破,而这一结果会进一步加大今年全球权益类资产的波动率,从而导致流入股票市场包括A股的资金会减少,甚至流出。
另一种可能性是贸易摩擦加剧,或降低经济增长预期,不利于周期股。那么所有的顺周期资产都应该回避,转向逆周期的资产避险。
市场人士表示,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从净出口层面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判断,尤其在近期对增长分歧较大的时点,对短期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可能带来一定影响。大类资产运行方面,短期内黄金、债券和日元等避险品种收益明显。
两度面临海外因素冲击
今年以来,A股两度面临海外风险因素的冲击。第一次海外冲击在1月底——由美国通胀预期抬升导致美股大跌,带动全球市场下跌,A股春季行情被打断。当前,市场正面临美联储加息之后紧随而来的中美贸易摩擦冲击,为2018年以来第二次。
中美是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国家,贸易摩擦将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前景。一方面将影响中国出口复苏,外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或有一定下滑。另一方面,贸易摩擦也将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前景,尤其涉及电子、航空、新能源汽车领域部分大企业。同时,若中美均大力发展国内市场,对于欧洲、日本等出口大国而言也并非利好。
此次贸易摩擦将主要涉及和影响哪些领域?中金公司认为涵盖四大领域:一是从签署备忘录来看,首当其冲是针对中国计划加征25%附加关税的行业,尤其是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术、机械领域;二是贸易占比较高的行业也会受到影响。从当前的中美贸易行业结构来看,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是机械设备仪器(根据分类主要是家电、电子等类别,占出口总量 48%)以及杂项制品(12%)、纺织品(10%)、金属制品(7%)等。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则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仪器(30%,主要是资本品)、运输设备(20%)、化工产品(10%)、塑料及橡胶制品(5%)等;三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未来中国可能为应对中美贸易战加大对一些领域的开放,包括汽车、医药医疗、金融、养老、传媒产品等。
防御需求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