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首列长编组“复兴号”动车组开始型式试验
记者从中车唐山公司获悉,该公司研制的我国首列时速350公里长编组“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已经开始型式试验。
鼎汉技术:推出股权激励草案、新高管到位,在手订单超20亿元,预计明年业绩向上
鼎汉技术 300011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分析师:王华君 撰写日期:2017-12-11
推出第四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为每股12.34元。
12月7日公司公告第四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授予不超过1517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每股12.34元(高于目前市价),行权条件为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0、2.4、2.8亿元。我们认为公司第四期股权激励计划行权条件相对宽松,有利于绑定公司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利益。
新高管到位,新任总裁、常务副总裁具有轨交行业丰富履历。
12月6日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聘任肖东升为公司总裁,聘任张俊清为公司常务副总裁。肖东升先生先后担任德国NKT电缆集团中国区总裁、德国克诺尔集团(全球最大轨交核心零部件公司)无锡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12月起历任公司副总裁、常务副总裁。张俊清先生先后任职于唐山客车(中国中车旗下)副总经理,中车物流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我们认为新任总裁、常务副总裁轨交行业丰富履历,有助于公司未来业务发展。
在手订单超20亿元,新中标订单大幅增长,保障业绩拐点向上。
截止2017年3季度,公司整体新中标订单较上年同期相比增幅超过200%以上(不包括SMART、奇辉电子相关数据),公司共持有在手订单20.45亿元(含SMART、奇辉电子相关数据)。
3年期定增已完成,发行价14.91元/股,全部为公司、合作伙伴高管认购。
公司8月2日公告,已完成定增及股份变动,发行价为14.91元/股。本次发行数量为2760万股,共募集资金4.1亿元。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有助于公司降低负债率和财务费用,提升资本运作空间。本次非公开发行的发行对象为顾庆伟、侯文奇、张霞和幸建平,均为公司或合作伙伴公司高管,彰显对公司信心。
2018-2020轨交行业景气度向上:动车招标趋势向好,城轨地铁保持高增长。
动车招标恢复,趋势向好。自2016年12月开始,近一年来招标合计达429标准列,我们预计2018-2020年有望保持400列/年高位。城轨地铁保持高增长,2016-2017H1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合计新签城轨地铁订单4236、1867亿元,同比增长79%、70%,保障行业高增长。我们认为到2020年,城轨地铁车辆保有量预计将达到6600列,复合增速将超过24%。
投资建议:安全边际较高;预计明年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调整管理层,有利于管理梳理、业务整合。推出第四期股权激励,行权价格每股12.34元;3年期定增已完成,发行价每股14.91元。2018-2020轨交行业景气度向上,公司新中标订单同比大幅增长,保障业绩拐点向上。预计公司2017-2019年业绩为0.78亿、2.3亿、3亿元,对应PE为76/27/20倍,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中车:行业复苏+内部整合双重驱动,中国名片搭乘“一带一路”走向全球
中国中车 601766
研究机构:平安证券 分析师:黎焜 撰写日期:2018-01-18
全球轨交龙头,打造高端装备的“中国名片”:公司作为全球轨交龙头,轨交装备(动车组/客车/地铁/机车/货车)销往全球,成为中国高端装备的亮丽名片。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7亿元、68亿元,同比减少4.4%和9.4%,随着高毛利率的动车组业务的提升,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分别为22.1%、22.0%和23.4%,呈现上升趋势,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国内轨交板块迎来拐点,增量和存量市场共同上升:1.2018年我国高铁计划通车3500公里,我们预计2019-2020年高铁年均通车3000公里,继续维持高位。预计2018-2020年动车组年均招标400组;考虑到客车需求,每年还将增加约100组新型的标准动车组(时速160公里)市场。2.2018-2020年城轨通车里程复合增长率预计约20%,带动城轨装备持续上升。3.动车组高级修进入快速增长时期,预计2017-2019年高铁五级修车辆分别有100/200/400组,后市场持续增长。国内轨交行业迎来确定性拐点,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共同上升,中国中车作为整车装备企业率先受益。
角逐全球,“一带一路”带来新增市场需求: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一带一路”带动我国铁路工程建设不断走向海外,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均顺利启动,中国中车的轨交装备伴随“一带一路”战略走向海外,目前公司地铁车辆获得全球多国订单,动车组及客车走进马来西亚、印尼、捷克等多国,得到海外认可,未来有望获得更多的动车组订单。目前,公司海外收入占比约为10%,海外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市场。
全球定价+科技创新+内部整合,公司业绩持续向上:1.公司作为整车装备企业,对上游零部件和原材料企业具有较强议价权,和下游重要客户铁路总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产业链角度议价能力强;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全球市占率高达69%,具备全球定价能力。2.公司搭建众多研发创新平台,每年投入近100亿元的研发费用,不断开拓新车型,为未来增长做好准备。3.南北车合并后,公司加速内部整合,削减货车产能、转移部分非核心业务,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目前公司管理费用率约为10%,未来具备下降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7-2019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117、143、158亿元,EPS分别为0.41元、0.50元、0.55元,对应的市盈率为30、25、22倍,公司作为“中国名片”,龙头效应明显,业绩迎来拐点,我们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动车组招标不及预期;城轨建设节奏放缓;“一带一路”进度不及预期;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务出现下滑。
东方雨虹:成长“含金量”十足
东方雨虹 002271
研究机构:广发证券 分析师:邹戈,徐笔龙,谢璐 撰写日期:2018-03-02
公司披露业绩快报:2017年实现收入101.94亿元,同增45.6%;实现归属净利润12.44亿元,同增21.0%;其中Q4单季度实现收入32.23亿元,同增46.4%,实现归属净利润3.76亿元,同增21.9%。
收入高增长,受益于地产景气和行业集中度提升。2017年收入增速45.6%,为上市以来第三高水平(仅次于2010年的139%和2008年47%,而当年的基数很低),分季度来看,Q1为45.91%、Q2为48.46%、Q3为41.71%、Q4为46.4%,一直保持强劲增长,高基数基础上高增长,成长的含金量高;
背后原因,受益于下游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好,同时开发商集中度快速提升驱动防水行业集中度提升,优质公司增速更快;展望2018年,房地产景气度虽将放缓但大幅变差概率很低,集中度继续快速提升将延续,公司在行业内突出的品牌、规模、资金、渠道优势,是大开发商共同唯一选择,防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有望持续。
毛利率受原材料影响,但相比对手盈利能力强,未来回落空间有限。关于盈利能力,首先和自身比较,Q4利润率14.03%,环比Q3的16.78%,下降2.75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环比下降所致;其次和竞争对手相比,最近5年基本都保持相同的变化趋势,主要是因为原材料价格变化所导致,但同时东方雨虹有更强的盈利能力,显示其规模效应和管理带来的竞争优势,从历史经验来看,4季度毛利率已处于合理区域,预计再回落空间有限。
新业务开始加速,看好防水零售和建筑涂料业务。2018年公司防水零售业务和建筑涂料值得期待,防水零售业务已步入产出期,渠道布局和营销投放效应在2018年将继续显现,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建筑涂料项目渠道共享效应明显,若投产顺利,预计2018年将开始逐步贡献业绩。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在品牌、规模、资金、机制、渠道多维度构筑起综合竞争力,份额提升(防水)、品类扩张(装饰涂料)的中线成长逻辑清晰,对标国际巨头(比如西卡、德高)来看,成长天花板依然很高。我们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1.41、1.99、2.74元/股,按最新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29倍、20倍、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产品进展低预期。
中铁工业:“大国重器”,战略投资者增持意义非凡
中铁工业 600528
研究机构:中泰证券 分析师:王华君 撰写日期:2018-03-02
公司股东中原股权控股于2018年3月1日增持公司股份87.8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0.04%。本次增持后,中原股权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7.08%。中原股权计划自2018年3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增持金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高于20,000万元(含2018年3月1日已增持股份对应的金额)。
增持目的:为进一步落实总书记在河南视察中铁工业所属中铁工程装备时关于“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指示精神,基于对公司内在价值和未来前景的信心,继续积极支持中国高端装备产业在河南省的发展和壮大。
战略投资者增持意义非凡:中原股权及其一致行动人为公司战略投资者,2017年3月通过定增认购公司6.81%股份,占定增发行总量40%,按照相关规定,中原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在本次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得减持公司股票。
控股股东中国中铁于2018年2月28日增持了公司股份73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0.33%。本次增持后,中国中铁直接及间接持有本公司股份11.2亿股,总股本占比50.46%。中国中铁计划自2018年2月28日起6个月内,累计增持不低于公司总股本0.5%,不超过2%的股份(含2018年2月28日已增持股份)。增持目的:基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及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为提升投资者信心,支持上市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董监高增持公司股份,彰显对公司信心:2017年12月19日公司董事长易铁军、总经理李建斌等9名董监高人员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23.45万股。
公司发布2017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超6倍;扣非净利润约12.1亿元,同比增长约830%。
2017年累计新签合同额250.4亿元,同比增长23.7%,业绩有望持续向上。
与天晟新材合资设立中铁轨交装备;进军新制式轨交车辆。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与常州天晟新材合资设立中铁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其中公司持股55%,新设公司业务包括多制式新型轨交车辆及核心零部件。
投资建议:低估值轨交装备,进军新型轨交车辆全产业链打开市值空间!预计2017-2019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7、16.0、19.4亿元,对应PE为20、16、13倍。公司为低估值、高端轨交装备龙头央企,新增订单充足保障业绩增长,进军新型轨交车辆新增长点,打开市值空间。目前公司股价低于之前60亿元增发的增发价(15.85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