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25家上市银行的个人房贷余额较去年底涨幅为10.89%,这与去年同期35%的增幅相比大幅降低。
北京银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辖内银行机构发放的执行“317新政”的个人住房贷款中,支持刚需群体购房的首套房贷款占比超过七成。
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持续到年底
北京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自查未明确具体持续时间,但会要求辖内银行定期上报自查结果。下一阶段,北京银监局、人行营业管理部将视银行业金融机构自查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将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为严格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北京市相关部门出组合拳为房地产市场“降温”。
据北京银监局副局长蒋平近日透露,“317新政”出台次日,北京银监局即会同央行营业管理部组织辖内38家中外资商业银行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要求银行准确领会新政精神、控制房贷增量、加强内部审慎合规管理,同时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和客户解释工作,确保不折不扣将政策落实到位。并牵头组织对辖内银行机构开展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这一专项检查会持续到年底;同时,会同央行营业管理部、市金融局、北京证监局对银行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巡查,加大监管力度,确保政策落地。
“按照北京市统一安排,北京银监局积极参与市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专班相关工作,负责按周监测、定期统计全市商品住房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情况,对各商业银行、金融机构贯彻落实调控政策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蒋平称。
此外,董希淼认为,除了要求银行业继续落实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外,监管部门还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和检查力度。“不少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个人消费贷款和经营贷款,对贷款用途没有明确要求,且游离在监管之外,这部分资金流向房地产的更多,应该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相关贷款流向的监管。”
沪深地区首套房贷利率上调
个人按揭贷款政策的收紧,在沪深地区也有体现。
券商中国记者获得的一份调查显示,上海地区13家银行今年以来全部上调了首套房最低贷款利率。
截至9月5日,13家银行中已有5家将首套房贷利率调至基准利率,占四成;9.5折或可申请9.5折的银行也有5家。除此之外,浦发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依旧维持在年初的9折水平,民生目前成为13家银行中唯一一家首套房贷利率上浮至1.1倍的银行。
而在今年2月中旬的首次统计中,上海地区的13家银行首套房贷利率均为9折。然而仅过去了两个半月,兴业银行便率先将首套房贷利率上调至基准利率;除了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外,其余几家银行均有不同幅度的上调。
在6月初的第三次调查中,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已经首套房贷利率调升至1.1倍,招商银行和上海银行调升至基准利率,其余银行基本维持五月初的利率水平不变。
除上海之外,深圳房贷政策也在不断收紧。
据乐有家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4日,深圳首套房利率仍可能存在优惠的仅农村商业银行、花旗银行两家,分别有9.8折、9.5折首套房贷利率折扣。8月份能享受首套房贷9.8折利率的邮储银行自9月1日已调整为基准利率,其中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已停止放贷,民生银行和兴业银行两家银行首套房贷更是上浮了10%。
此前,8月14日,深圳部分银行将首套房贷利率上浮5%-10%。紧接着,半个月后,工行、农行、中行和建行四大行宣布首套房贷利率上浮5%。如果满足9月4日中午前已查征信并在9月11日傍晚前完成审批的,才可以继续执行调整前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