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四季度楼市紧踩刹车后,合肥楼市这架疯狂的“过山车”从2016年的最高峰直接进入低谷,作为曾经的“黑马”,其市场波动也自然尤为受到各方关注,屡次占据行业新闻头条,“二手房直降20万”、“房价过山车式下跌”等报道一度也引起轩然大波。政策不断收紧,合肥楼市“量价齐跌”之势能否再次反转腾飞?
安徽合肥,这个曾经排名靠后的“弱二线”房地产价格洼地城市,去年一跃成为国内甚至全球房价高速上涨的“领头羊”,令人为之侧目。今年1月,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16年全球房价指数中,合肥房价涨幅超过40%,位居2016年全球房价涨幅第一。去年下半年,合肥推出“史上最严限购令”,房地产市场迅速由滚烫的高温状态陷入冰冷和沉寂。据房产中介称,目前合肥房价普遍下跌15%~20%,个别小区房价遭到腰斩。
合肥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在与上海、杭州、南京等周边城市的贴身竞争中,城市的经济总量和人口容纳量较小,人口吸引能力没那么强,房价长期以来不温不火。为何去年以来房价涨幅如此迅猛和突兀?
调控后“量价齐跌”
市场交易活跃度骤降至冰点,供求关系反转
2016年合肥是二线中房地产销售火爆的城市之一,市场持续供不应求, 2016年供求比达到5年最低,同时推动住宅成交均价创5年新高,涨幅超过30%,涨幅在全国名列前茅。
但去年四季度调控以来,合肥多次升级政策,“四限”力度堪称史上最严,市场急剧降温。首先,成交量瞬间降至冰点。去年四季度以来单月成交不及30万平方米;其次,供求关系逆转,市场持续8个月供过与求;最后,成交均价出现较大波动,6月12637元/平方米的均价较去年10月最高点下降10%。
与同类热点二线城市相比
合肥已从曾经的“排头兵”变成“吊车尾”
作为去年热点二线城市中的佼佼者,同样面临严厉的紧缩政策,但今年合肥市场表现与其他热点二线城市相比却相差巨大。具体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看,合肥市9区上半年成交面积不足150万平方米,同比跌幅超过7成;房价方面,合肥楼市价格“滞涨”现象显著,相较之下,杭州、长沙仍在高歌猛进。而且,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房价数据来看,合肥的新建住宅价格指数价格环比连续下滑。
此外,由于成交急剧下滑,合肥消化周期、库存同比均有大幅上涨,实际上短期的去化风险陡增。
就政策力度而言,合肥与杭州、南京等城市同样在政策面曾多次加码,其力度、广度均达史上最严,但杭州、南京、苏州成交下滑的核心原因之一,是“限价”政策下供应不济所致,而合肥并不存在供应不足导致成交受阻的情况,这一点从近几个月合肥市场持续供大于求也可见一斑。
投资客退潮而本地需求透支,土地存量过大且地市降温
市场短期跌入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