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使用技巧 >> 证券公司 >> 正文
百润股份收购“摇钱树”变“大包袱” 财务顾问海际证券难辞其咎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7-6-27 11:03:52 点击数:
分享到:

对此,百润股份给出巴克斯酒业2016年度业绩承诺未能完成的三个原因,一是市场环境发生变化。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预调鸡尾酒市场处于高增长期,锐澳品牌快速升温,市场销售火爆,经销商基于高速增长的市场形势订货踊跃。此后,随着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饮品销售于2015年三季度开始普遍遇冷,随之带来预调鸡尾酒市场增速放缓,终端销售景气度下降,经销商非理性备货逐步形成了渠道库存的积压。

二是侵权困扰。随着公司RIO“锐澳”牌预调鸡尾酒知名度迅速提升和销售规模快速扩大,出现为数众多的侵权厂家和产品,仿制与公司产品外观极其相似的劣质产品,通过各种渠道低价倾销,这些劣质侵权产品造成了消费者的混淆和误购,侵蚀了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严重影响了预调鸡尾酒行业的健康发展。

公司管理层为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降低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主动调整了生产销售计划,于2016年度持续推动经销商渠道库存的消化工作,因此导致2016年主营业务收入降幅较大。

三是各项费用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公司2016年度为积极实现渠道去库存和终端销售提升,持续投入了大量的渠道费用和广告费用。同时,公司的新产品在传统渠道的开拓和投放,以及对电商渠道和餐饮渠道的开发都处于投入期,2016年度销售费用较2015年度降幅较小,从而导致2016年度净利润降幅较大。据公司披露,2016年度,预调鸡尾酒业务销售费用占其营业收入比例为89.50%;同时,2016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了60.63%,主营业务收入下降的金额和比例远大于销售费用下降的金额和比例。

但业内人士却并不完全认同百润股份的自辩。市场环境变化和仿制产品泛滥是酒类企业普遍会遇到的问题,知名的白酒企业如茅台、五粮液等也不可避免,但其他企业并没有出现如此巨大的业绩降幅,把亏损都归结到不可控的市场和竞争对手是不合理的。

巴克斯与百润股份的“分分合合”

事实上,巴克斯与百润股份的渊源颇深。2003年12月,巴克斯酒业由三个自然人和百润股份创建;2006年9月28日,百润股份以2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三个自然人股东的股份,独资持有巴克斯酒业;2009年6月8日,百润股份将巴克斯酒业100%股权分别转让给刘晓东(百润股份实际控制人)、柳海彬等17位自然人新股东。

公司当时解释的转让原因是百润股份申请首发上市,为规避可能对百润股份上市产生不利影响的风险,经百润股份股东大会审议决定将巴克斯酒业剥离;鉴于本次股权转让前巴克斯酒业财务状况及经营状况欠佳,已经资不抵债,2008年12月31日,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的巴克斯酒业净资产额为负483.05万元,所以确定转让价格合计100元。

2009年,百润股份将在自己手上已经处于“资不抵债”的巴克斯酒业甩卖给了实际控制人。

不过,在100元甩卖巴克斯酒业的五年零三个月后,2014年9月12日,市值不到30亿的百润股份宣布估值55.63亿元从实际控制人刘晓东等手里购回“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根据公开披露的数据,巴克斯酒业2014年实现销售额9.82亿元,实现净利润2.3亿元。

有趣的是,2015年4月14日,百润股份公告宣布下调收购巴克斯酒业100%股权的交易价格。公司在公告中称,在充分考虑2014年下半年及2015年一季度预调鸡尾酒行业发展与竞争情况的基础上,经交易双方协商,对标的评估价格作出了调整。调整后标的资产的评估值由56.65亿元降至50.25亿元,交易价格由55.63亿元调整为49.45亿元。

但当时其披露的财务报表显示,巴克斯酒业201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75亿元,实现净利润3.02亿元,相比2014年的销售额9.82亿元、净利润2.3亿元,可以说增长“迅猛”。同时巴克斯酒业的业绩承诺为2015年预计实现净利润3.83亿元,仅在当年一季度其净利润指标就已经完成79%。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