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天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在2030年以前中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将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
据了解,世界可燃冰碳含量估计值是当前已探明所有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碳含量总和的2倍,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墨西哥湾、西非、北冰洋、南海及我国西藏地区可燃冰储量丰富。中国可燃冰资源储量为800多亿吨油当量,相当于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2倍。
平安证券分析师表示,目前可燃冰主要为油服板块带来主题投资机会,A股上市公司中,重点关注受益可燃冰海上钻井服务和随钻测井服务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关注受益可燃冰完井服务和生产、储运环节的杰瑞股份、恒泰艾普、惠博普、富瑞特装。
中海油服:业绩承压大幅下滑,17年或将迎来转折
中海油服 601808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王书伟 撰写日期:2017-03-23
事件:中海油服发布2016年报,公司16年营收151.52亿元,同比下降35.9%,归母净利润亏损114.56亿元,同比下降1166.8%。
点评:
下游需求不振,公司业绩大幅下滑:公司业务贯穿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生产的各阶段。据Spears&Associates估计,16年油服市场规模2213亿美元,同比减少33%。公司业绩随之承压,钻井平台使用率同比下降18.9%,作业日数同比下降25.1%;船队使用率同比下降8.5%;二维采集、处理公里数分别下降50.8%、70.3%。油服需求减少导致服务价格大幅下降,致使公司16年毛利率同比下降32.4%。考虑行业低迷,公司资产减值82亿元,同比增长366.8%,也是今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的一个原因。
油公司资本支出增加,公司业绩拐点已现:据国际信息服务机构IHS预测数据,2016年全球上游勘探开发投资预计同比下降26.8%。随着油价中枢回升到50美元/桶区间,油公司资本支出计划陆续提升。IHS预测17年恢复上涨8.4%至3990亿美元,总体上,17年全球油气资本性投资总额有望暂停下滑趋势,油田服务招投标有所活跃。
受下游需求回暖提振,公司业绩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好转,尤其是四季度,公司获得营收43.48亿元,经营性现金流26.47亿元,相比前三季度有明显好转。
中海油17年资本支出预计600-700亿元。根据以往经验,勘探与开发的资本支出占总支出65%左右,与公司主营业务直接相关,公司作为旗下子公司有望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2019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98亿元、14.23亿元、18.4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15元、0.30元、0.39元;首次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15.29元。
风险提示:国际油价下行,公司海外拓展不达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