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各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速普遍放缓。因为营改增减税因素,央地收入划分规则改变等,导致部分地方财政收入减少。(本报记者周潇枭实习生方垚北京报道)
若扣除上述因素,按照各省2016年预算执行报告公布的同口径“可比增速”来看,东部发达省份财政收入增速较高,大量中西部省份财政收入增速仍在下行通道中。
资料图
广东2016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规模突破1万亿,继续稳居第一。江苏财政收入规模为8121亿元,居第二位。上海由于近几年财政增速较快,2016年财政收入体量达到6400亿元,超过山东,居第三位。
2016年山西、新疆、黑龙江三省财政收入出现负增长。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产业结构较为单一,资源型产业为主,受产能过剩、资源品价格低位运行等影响,财政收入增长乏力。
东部与中西部省份地方财力差距虽在拉大,得益于中央对中西部转移支付,大量中西部省份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财政支出规模。
按照财政自给率(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未考虑存量结转、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调入调出)来看,东部发达省份自给率普遍较高,2016年最高者上海接近93%,低者集中在西部省份,如青海2016年财政自给率仅为16%,西藏接近10%。
综合近三年数据来看,部分收入增长乏力的资源型省份,近年都在加大争取中央支持的力度,相应的财政自给率有所下行。
新兴服务业助广东财收破万亿
2016年广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万亿,约1.04万亿元。
剔除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调整各级收入划分体制、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等因素影响,广东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增长10.3%,相较2015年虽略有下行,但在全国各省市中仍居于前列,仅次于上海、西藏、北京。
1.04万亿为按现行财政体制下归属于广东省地方的收入。2016年广东创造的财政总收入达2.28万亿,同比增长9%,广东一省贡献了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4%。
这得益于广东经济发展较快。2016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7.95万亿,同比增长7.5%,比全国GDP增速高0.8个百分点,广东GDP占比约为10.7%。
广东以全国10.7%的GDP贡献了14%的财政收入,这跟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从全国来看,传统产业发展空间受限,但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税收增速很快。
2016年广东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7:43.2:52.1,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科技服务、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迅速,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提高到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