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使用技巧 >> 证券公司 >> 正文
新三板强制摘牌“11条”:赋予中介更大权责
作者:huangli 更新时间:2016-10-24 9:56:11 点击数:
分享到:

10月21日,股转系统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明确,挂牌公司未按时披露年报半年报等11种情形,将被强制摘牌。

消息一出,引发舆论强烈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股转系统官网最新(10月23日网站更新)数据显示,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达到9227家。如此庞大的体量,其牵涉面不可谓不广。那么,《实施细则》究竟存在哪些关窍?未来实施之后新三板市场被强制摘牌的情况会否明显增多?投资者权益将如何得到更好的保护?

为探究上述种种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采访调研。

摘牌更加倚重市场

10月21日,股转系统官网发布了上述《实施细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最吸引市场关注的,莫过于将被股转系统强制终止挂牌的11种情形。

具体包括:1. 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半年度报告,并自期满之日起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年度报告或半年度报告;2. 最近两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均被注会出具否定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3.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被认定构成重大违法行为,或者被证监会依法移送公安机关;4. 因欺诈挂牌受到股转系统纪律处分;5. 最近三十六个月内累计受到股转系统三次纪律处分;6. 持续经营能力存疑;7. 不能依法召开股东大会或者不能形成有效决议,在十二个月内不能恢复的;8. 与主办券商解除持续督导协议,且未能在三个月内与其他主办券商签署持续督导协议的;9. 被依法强制解散;10. 被法院宣告破产;11. 股转系统规定的其他强制终止挂牌情形。

从中可以看出,股转系统赋予了中介机构更大的责任和权利,体现在注会意见、定期报告的披露、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主办券商的督导等条款上。有市场分析指出,用独立第三方来监督三板公司的运作,这是更为市场化的方式,加快了市场运转的效率。

政策推出节奏明显加快

不过,从当下看,新三板挂牌的速度远远大于摘牌的速度。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从2014年起截至10月23日,从新三板摘牌的公司仅有56家。

北京中会仁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丁会仁告诉记者,未来监管越来越规范和严格,一些企业在内外压力下会主动要求摘牌。据其介绍,新三板企业要支付多种费用,而且挂牌后各种成本也会有所升高。此外,监管对主办券商和会计师事务的监管压力,也会传导到对应的新三板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细则》提到,如果最近两个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均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将会被强制终止挂牌。

记者注意到,在iFinD统计,2015年年报被注册会计师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新三板公司共有7家,分别是ST桦清、ST中试、ST展唐、ST巨环、ST鑫秋、ST瑞泽、ST哥仑步。除此之外,ST赛诺达直接被出具了否定意见。

“股转系统在这个时间点上发布上述《实施细则》,早于我们的预期,可以明显看出新三板政策推出的节奏在加快。”联讯证券副总裁曹卫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摘牌制度的推出是新三板完善制度建设的重要环节,摘牌的市场化和常态化是必然趋势。

“新三板终于有了能上能下的市场化进出机制。”《实施细则》发出的第二天,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就在个人公众号“绎眼看新三板”上表示,这将有利于挂牌企业公司治理的完善,保证挂牌公司的质量,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这个市场。

曹卫东预测,随着《实施细则》的最终出台,新三板挂牌公司终止挂牌的频率势必加快,数量逐渐增多,不符合维持挂牌条件的企业将被强制摘牌,一些与新三板当前定位不符的企业也将主动退出新三板。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