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决定未来,”作为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再次提高其招揽人才力度,从原来每年投入5亿元提高到每年投入10亿元,并将打造国际人才城。
10月18日,成都高新区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实施“菁蓉·高新人才计划”加快高层次人才聚集的若干政策》(下称《高新人才政策》),确定设立总规模达50亿元的人才资金,面向全球招揽人才。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各类人才总量达25.6万,其中,国家“千人计划”85人,占全省38%;四川省“千人计划”219人,占全省37%;“成都人才计划”213人,占全市61%;“菁蓉·高新人才计划”600人,累计给予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扶持资金已逾10亿元。
2016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已拨付人才专项资金3.1亿元,其中特殊高级人才奖励2亿多元、专项人才奖励2667万元、“菁蓉·高新人才计划”创客项目4550万元、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奖和成就奖3250万元。
成都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甘立军表示,从2.5平方公里建区到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始终是汇聚英才的宝地。成都高新区将以《高新人才政策》为抓手,突出产业发展取向,持续优化完善供给侧改革,加快聚集国际高、精、尖、缺人才,着力打造“国际创客天堂”,招引全球顶端人才中国“西南飞”,为成都高新区确定的“一极两区一新城”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5年50亿人才资金全球揽才
“得人才者得天下,得天下者聚人才。对标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南京高新区等11个高新区和深圳市政策,成都高新区研究制定了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人才政策》。”甘立军介绍。
《高新人才政策》由大力实施“菁蓉·高新人才计划”、鼓励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创新、鼓励产学研协同发展、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投融资支持、帮助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开拓市场、强化对高层次人才的表彰激励、鼓励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鼓励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持续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发展壮大、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等十条新政策构成。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构建最具比较优势的政策体系,是‘菁蓉·高新人才计划’一大显著特点。”甘立军介绍,在过去每年5亿元人才工作专项经费的基础上,《高新人才政策》将人才专项资金提高到每年10亿;未来5年,成都高新区将共拿出50亿元资金,全面提升各项人才政策扶持力度,在全球范围内招揽顶尖人才,计划5年引进1万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菁蓉·高新人才计划”中设立“创智项目”“创客项目”“金融人才项目”“商务服务项目”“技能大师项目”“人文名家项目”六大人才项目,涵盖成都高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产性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和社会民生事业。其中,在传统“创客项目”“金融人才项目”的基础上,响应国家双创、工匠精神等号召,新增了“创智项目”“技能大师项目”“人文名家项目”“商务服务项目”。
对于入选“创智项目”“创客项目”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资助,顶尖创新创业团队科技成果转化最高可给予1亿元的支持;对于从事科技研发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200万研发经费支持;对入选“金融人才项目”的高层次人才,3年内每年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对取得CFA的金融人才,给予3万元奖励;对于商务人才、技能大师、名医、名师、文化名人,5年内给予最高50万元的奖励。
“是人才成就了成都高新区。”甘立军说,六大人才行动将让更多的人才在成都高新区圆梦,成都高新区将致力于孕育“国家栋梁”、铸就“国之重器”,成为科技向产业延伸、人才与市场对接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