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地方配套政策及时跟上
中国经济时报:在7个新自贸试验区建设和推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又该如何应对?
崔卫杰:从对前四个自贸试验区的调研和评估来看,在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仍然较多,包括与国家部委的协调问题、省内不同部门的协调问题、机构设置问题 (包括不同片区之间的协调问题、现有片区与原有国家级新区或园区的协调问题)、法制保障问题、跟踪监测问题、战略层面的系统总结等。这些都需要在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加以解决。 以国家部委的协调问题为例,自贸试验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不是举一省之力、在省级事权范围内能够完成的试验任务,属于国家战略,需要国家各个部委的支持和配合。
从地方层面来说,要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的沟通联系,对已支持自贸试验区发展的政策,争取出台更多配套政策措施,保障试验任务按时落地,及时取得试验成效;从国家层面来讲,还要进一步明确部际联席会议相关部门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的职责,提升其统筹协调能力,加强顶层设计,对涉及国家事权的难点事项,尽快出台政策,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
战略定位:要切中国家战略需求,切合各地实际情况
中国经济时报:应对新设立的7个自贸试验区进行怎样的战略定位?
崔卫杰:关于7个自贸试验区的定位问题,目前公布的信息中已大体都有所提及,未来商务部将会同相关省市和部门,研究完善新设自贸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到时各个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将会进一步明确。但总体来看,各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要做到“顶天立地”。
“顶天”是指要切中国家战略需求,要紧密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需求,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立地”是指要切合各地实际情况,以发挥各地作用、突出各地优势为基本出发点,结合各地的基础和优势,明确各自未来承载的主要功能和试验特色。
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取得试验成效,才能保证各地方案设计更加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以确保自贸试验区获批后能够完成预期任务,实现试验效果,通过国家评估。
在考虑上述因素的基础上,各地的战略定位一般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一核心,明确其在深化改革、推进制度创新方面的战略定位;二是紧紧围绕扩大开放这一主题,明确其在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的战略定位;三是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明确其战略定位,比如河南、陕西等在“一带一路”建设、辽宁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湖北在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中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