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让政府做政府该做的事,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优势。此次会议提出,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手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这就要求政府改革目前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方式,改变目前的管理方式。
产权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石,对于中国而言,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国家需要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应该将产权问题置于突出的位置。
首先是国有资产如何管理和经营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国企产权虚置,国有企业产权主体没有真正明确,造成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缺乏保障,影响国企的运行效率与国资的安全。此次会议提出,对由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健全管理体制,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对金融类和非金融类经营性国有资产,要建立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对用于实施公共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目的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要坚持公平配置原则,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可及性和公平性。
当前民间投资增速逐步下降,一方面是市场的原因,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对财产的安全感减少,因此,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是增加民间资本信心的重要保障,关键要在事关产权保护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领域体现法治理念,坚持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依法保护。会议提出,要在加强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保护,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完善财产征收征用制度等方面加强改革,让民间资本吃上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