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宁夏、湖北、云南、贵州、安徽5个地区的输配电价。“从最终核定结果来,各地输配电价大约下降了1-2分钱。”林伯强分析。
发改委价格司电价处负责人表示,宁夏等5省区在核定输配电价过程中,约160多亿元不合理成本费用被剔除,第一个监管周期投资增长因素纳入考虑后,降低终端电价80多亿元。
根据国家发改委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扩大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未纳入2016年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省份,也要抓紧开展输配电成本调查,做好输配电价测算准备工作。2017年全面推开输配电价改革。
林伯强建议,在未来的输配电价改革中,建议详细公开输配电价的核算报告,方便公众详细了解核算的方法和过程。
一位新能源企业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建议,输配电价下降的空间还很大,目前钢铁、水泥等价格下降很多,希望这部分成本的下降能在未来的成本核算中得到体现。
此前宁夏自治区物价局商品价格管理处处长覃红伟公开表示,建议政府及电网企业结合电量增速考虑新增投资,综合考虑社会发展水平和电价承受能力,否则国网公司加大投资就会继续提高输配电的输配成本,下一个监管期就可能面临涨价。
“输配电价改革必须提速,建议尽快完成全国各地的输配电价改革。这将是全国第一次全面系统的输配电价摸底。”林伯强称,目前大致可以预测非试点地区输配电价摸底之后,降价空间大约在1-2分钱。
推动发售电价格市场化
发改委价格司电价处处长侯守礼表示,今后价格部门要重点转向按照规则来进行监管,而不是直接制定价格,通过规则来约束电网企业的行为,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形成后,要进一步推动电力交易市场化的建设,前述新能源企业负责人分析,当前输配电价摸底相对比较粗糙,未来还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工业和商业用电的输配电价成本的区分,再如输配电价之下的输电和配电价格的区分。
“只有彻底摸清了输配电价才能打破电网垄断,为竞价上网、输配分开和电力交易奠定良好的改革基础。”上述新能源企业负责人分析。
在电网输配电价改革之外,发改委还将积极推动发售电价格市场化。
发改委价格司电价处负责人表示,在发电领域,近年电力供需形势变化,煤炭价格同时变动,从2011年至今,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平均下降了0.0744元/千瓦时,同时针对用户的售电价格平均降低了0.02-0.03元/千瓦时。
差价部分积累的资金主要用在三个领域:一部分用于支持燃煤电厂的脱硫、脱硝、除尘以及超低排放改造;一部分用于提高可再生能源附加基金的总额,进一步支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一部分用于建立工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支持煤炭、钢铁行业“去产能”工作。
在售电领域,2015年全国共有4300亿千瓦时电量直接参与市场化交易,特别是在西部省份,如内蒙、甘肃、云南、贵州等地,市场化交易电量所占比重较大。
发改委价格司电价处负责人表示,发电成本降低与市场化交易帮助2015年全国电力用户共减少支出1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