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商所开始进行“价格保险+场外期权+场内期货”试点,选择从棉花和白糖入手作为试点品种,是一项立足我国国情的期货交易方式的创新活动,是我国期货市场发展中的一项大事,因为这项活动定位准确:为了服务实体产业而根据我国的国情创新期货交易方式。
我国的期货市场自2001年恢复发展以来,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纪公司都在不断的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服务实体经济。在期货市场成立初期,我们借鉴国内外经验,利用其价格发现的功能,来解决价格双轨制问题,实现大类商品价格统一由市场形成的目标,完成了商品价格改革的历史任务,期货市场的历史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最初的试点从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始,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改革率先从农村改革开始,实现粮油价格改革必须由期货市场形成真实反映供求关系的统一市场价格,来调节资源的合理配置。郑州商品交易所应该有先行先试的历史传承基因。
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我国的一些期货品种功能发挥相当显著,代表性品种如豆类、黑色类、有色金属等从市场规模到交易活跃度上都长期占据前三名的位置。随着期货市场功能的完善和实体企业对于期货工具认识逐渐深入,期货市场参与者日益成熟,配套的市场制度日益完善,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越发突显。现在,国内多家企业已能充分利用市场保值功能,优化生产,升级经营。伴随着国内企业的成长和升级,国内期货市场避险的功能和作用也得到进一步发挥,多种创新模式有了施展的空间和可能。例如国内多家有色企业已经在期货市场上熟练应用套期保值工具,在全球的行业竞争中,取得了成本优势,规避了行业大周期的波动风险,有望打造成百年老店。
在实体企业取得基础保值效果后,期货业内也就如何提高服务实体的问题展开新的探索和研究,前期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尝试。如期货点价方式,国内有色企业已经进行尝试并在行业内得到推广,铜的生产加工企业在贸易过程中,买卖双方协定好升贴水,到期按照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格进行定价,借助期货价格的优势,即公开透明又提高了效率,现阶段,国内的主要涉铜企业已经充分的利用点价方式进行定价,成为国内主流的贸易定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