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盛发展便是其中一员。数据显示,2017年公司签订商品房销售合同面积635.57万平方米,合同金额679.3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62%和32.61%。创下历年最好销售业绩。在其2017年新增的土地中,三四线城市占比高达67.4%。
更多房企加入到三四线城市的角逐中。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去年,50家百亿级代表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面积约为18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63%;在二线城市拿地面积约为180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46.7%;在三四线城市拿地面积约为170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145%。在房企土地储备中,三四线城市占比上升了12个百分点至46.1%。
后市有待观察
而在业内专业人士看来,虽然在2017年三四线城市挑起了全国楼市交易的大梁。但步入2018年后,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没有房企想象中那么美好。
根据某地产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2月住宅成交报告》显示,监测的5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325万平方米,环比减少41%,同比减少35%。今年前两个月有34个城市住宅成交面积同比下跌。河北廊坊、安徽蚌埠、甘肃兰州、浙江宁波、江西赣州跌幅居前,其中廊坊跌幅达到85%、蚌埠为79%、赣州为61%。
上海有业内专家指出,对于当前房地产市场来说,三四线城市潜在的需求量不如一二线城市那么大,面临人口净流出等问题,支撑当地产市场长期发展的动因不足 。同时去库存的政策已经发酵三年,未来政策是否还会持续也有待观察。
据统计,从今年1月开始,从4月开始,包括兰州、海南、三亚、山东淄博、济南、济阳等三四线城市频繁出台调控政策。
业内研究机构分析认为,目前三四线城市市场红利大都提前兑现,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开始收紧调控加入“限售”行列,部分房价上涨过快的城市可能会迎来新一轮调控,三四线城市的市场热度有望在下半年回归理性。
而在张宏伟看来, “2017年部分三四线城市地价屡创新高、开发商拿地热情高涨。在土拍激烈竞争下,地价的哄抬助推房价上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未来房价上涨的动力。”
在提出风险之余,张宏伟也给出了策略建议,他认为目前要进入三四线城市的房企应该谨慎选择投资区域。“位于核心城市周边,如环成都、环南昌(楼盘)等区域的三四线城市,原则上也有一定市场机会。”
某地产分析师则保持乐观的态度,他表示,当前对于三四线城市来说,总体上风险不是很大,因为去库存的战略还是推进的,所以实际上接下来大方向可以不用改变,但确实要警惕市场透支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