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高房价外,越来越“贵”的房贷正成为购房者面临的一道难题。今年春节过后,全国各地银行房贷利率“涨声一片”,同时,银行的房贷额度也开始紧张,并进一步延长了放款周期。
今年2月,全国房贷利率连续14个月上扬。监测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46%,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114倍,环比1月份上升了0.55%。此外,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依旧小幅上涨,房贷市场继续保持收紧的态势。对此,业内普遍认为,房贷是影响房价走势的重要指标之一,未来房贷利率还有上升的可能。
全国房贷平均利率
继续上扬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在全国35个城市533家银行中,有53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上升,占比为9.94%;有7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降,占比为1.31%;有469家银行首套房贷款利率与上月持平,占比为87.99%。全国首套房和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依然保持上升趋势,分别达到了5.46%和5.79%。
按照惯例,春节后银行贷款额度往往会相对充裕,但今年各家银行房贷利率却有所上浮,贷款额度收紧,甚至个别城市的个别银行还出现了暂停放贷的情况。据悉,今年2月份全国共有34家银行分(支)行暂停受理首套房贷业务。
房贷利率上升,对购房者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以现在全国首套房贷平均利率5.46%贷款100万元、30年等额本息还款计算,仅利息就需要偿还约103.50万元,而在去年同期所需要偿还的利息则为81.76万元,仅一年之隔利息支出多了21.74万元。
除了价格上涨外,房贷申请的要求也日渐多元,有银行房贷部负责人表示,以往,个人征信状况是否良好、收入情况是否可观乃衡量市民能否成功贷款的关键之所在,但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行在发放贷款时甚至还会考查市民在该行的“贡献度”,所谓“贡献度”就是看市民在该行的存款、流水等情况。
事实上,对于个人住房贷款,央行也做了表态。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近期的房贷利率略有上升,但从稍微长一点的周期来看,它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今年1月份,全国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21.4%,人民币各项贷款整体贷款增长13.2%,个人住房贷款比整体贷款的增长差不多增加了将近10个百分点。虽然2017年和今年1月份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长有所减少,但是其仍然是比较快的增长,可以满足市场的合理需要。此外,个别的银行在个别的时段由于资产负债匹配方面的问题,出现了放款时间延长的情况,这是可能的。
潘功胜还表示,商业银行综合考虑负债端利率上升和房地产的风险溢价,对住房贷款利率自主进行定价,扩大利率的浮动区间,总体上符合利率市场化的要求及趋势。在这方面,人民银行会督促商业银行严格落实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对住房贷款执行差别化的定价,积极支持居民特别是新市民购买住房的合理需求。
从官方表态、房贷数据以及房地产调控的需求来看,未来商业银行会继续调整房贷利率与风险的匹配度。而在这一过程中,房贷利率的上涨将成为其的必然选择。
未来二三线城市
增速或更快
业内人士分析,坚持“房住不炒”的核心理念,在保证自主性需求和适度改善性需求的基础上,打击住房投机炒作,在这个背景下,未来房贷利率继续上浮的信号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