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房产信息 >> 楼市政策 >> 正文
长租公寓进入细分时代 地产大佬纷纷建言献策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8-1-25 14:08:14 点击数:
分享到:

发展长租公寓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稳定房地产市场结构,并深度落实中央房住不炒的政策精神,与北京的体量、规模处于同一水平的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北京市对于长租公寓类产品的政策扶持力度仍有提升空间,并应着重倾向于三类客群:蓝领、白领,以及对于城市活力和创新力有最明显带动作用的高端科技创新人才。

1.提前介入蓝领公寓的政策扶持和监管

蓝领公寓自2008年进入一线城市,这类产品并不针对个人,而是为企业服务,为企业解决员工宿舍的问题,按床位租赁,整体租金水平低,但与群租房相比,其消防、租户管理和服务水平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尽管进入市场较早,但北京市目前的蓝领公寓产品发展缓慢,仍处于初级阶段,运营这类产品的企业重点在产业园周边布局,市场空间很大。

2018年,在中央及地方政策的带动下,蓝领公寓产品有可能全面提速,具体到北京市,针对此类产品,政策应提前到位,一方面给出足够的政策保障,另一方面也要提早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

2.以白领公寓产品推动老旧房改造升级

据悉,目前我国已有多地试点住房租赁,并相继出台了住房租赁新政。综合各地对于针对白领客群推出了长租公寓类产品,我建议北京市从多个维度的政策刺激该产业提速。

首先,可由政府主导、与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合作,引入长租公寓智慧平台,将公寓产品、运营商纳入整体管理。

其次,对于商业用房改造的长租公寓给予民用水电气价格的优惠政策。

最后,可以从优秀的长租公寓产品中再次选拔,对于推进城市改造有巨大影响的白领公寓,给予公积金、税收制度、市场监管放宽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3.以人才公寓模式吸引高端创新型人才

人才公寓是政府为吸引人才而专项配备的长租公寓,属于长租公寓的衍生产品,对于推动一线城市创新活力有较大影响力。

近年来,受到地价飞涨的影响,北京的生活成本持续高涨,对于外地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下降趋势,甚至出现了人才外流的现象,这对于北京的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型产业发展有不利影响。政府亟待通过大力兴建人才公寓并建立配套设施,防止这种趋势进一步发展。

人才公寓的布局一般在城市的核心产业区、开发区和高新科技园区周边。

人才公寓需要对于租赁者进行严格的行业和学术水平的审核,根据其城市贡献度考评其租赁人才公寓的资质水平,须优先保障高新科技企业、研发型企事业单位、总部经济企业的需求。

我建议,北京市在推动人才公寓类产品进入市场时,应采取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营相结合的模式,由房地产开发商或运营商提供标准化服务,通过产业园区配套建设、城中村改造项目等形式与政府合作,在运营的价格水平上,由政府分摊一部分成本,通过足够的价格竞争力保证城市和园区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综合近年来长租公寓产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一定会形成政府保障、市场运作的政企协作格局。因此,我建议北京市在相关政策扶持与监管制度方面提早介入,以获取先发优势。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