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样因为体量较小,在经过大规模“去库存”后,这些市场的可持续性存在疑问。大部分机构认为,房地产市场将在2018年市场进入“小年”,原因主要在于三四线城市后续乏力。
北京某大型房企负责人近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三四线市场的热度主要取决于棚户区改造的力度。“很多小城市的需求都是由旧城改造推动的,有些城市几乎把整个老城全部改造。”该负责人表示,如果这一进程进入尾声或戛然而止,当地的房地产市场就会很快降温。
上述负责人认为,虽然住建部设定的棚改目标并不小,但总体来看,未来三四线城市房价将很难得到成交量的有力支撑。最近两年,很多城市的地价水平有所抬升,拆迁成本也水涨船高。预计广大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仍有上涨压力,但走势会相对平稳。
相比之下,热点城市的政策动向更值得关注。
2017年下半年以来,长沙、济南、武汉、郑州等城市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包括落户松绑、给予购房补贴、筹集保障房等。今年1月初,南京也加入松绑户籍政策的行列。这些措施在间接上起到了松绑调控的作用。
与此同时,合肥、兰州则对现有楼市调控政策进行调整。虽然主管部门澄清了“松绑”的说法,但其对市场心态的影响不容忽视。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认为,热点一二线城市承受的调控力度大、持续时间长,仍有不少需求被压抑,因此普遍存在松绑调控的动力。由于很多政策的调整权限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所以应警惕变相松绑。其中,“限价令”的松动,可能直接影响到房价表现。
对此,上海易居研究院的态度为“谨慎乐观”。该机构认为,虽然近三个月房价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但是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调控政策整体偏严厉,叠加个人房贷利率上浮为代表的信贷收紧,预计2018年1月房价增幅将继续停留在合理区间。
但该机构同时提醒,房价增幅有所反弹,需引起部分限价放松的城市的注意,避免楼市再度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