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房产信息 >> 楼市政策 >> 正文
2017年楼市调控最新政策:11个城市将加入试点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7-10-9 15:07:00 点击数:
分享到:

至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此举被分析人士看作要减弱住房金融属性,明确了严格打击投资投机行为的调控方向。

今年3月17日,北京再度祭出具有转折点意义的调控政策,加码限贷政策和升级二套房认定标准为最严的“认房又认贷”。同时,北京改变单打独斗的调控策略,随后创造了10天9次出拳的调控纪录。

来自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统计,截至目前,自去年“9·30”开始,北京已发布约30次调控政策。在风向标一线城市的效应下,过去一年全国已有超过100个城市(县级以上)发布了各种相关房地产调控措施200余次。

“3·17”成转折点

政策从“下猛药”到“重长效”

记者梳理发现,一年来,楼市的调控逻辑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结果管理式”调控基础上,出现了以长效机制为根本的“加法”调控,在业界看来,这一变化的转折点正是北京的“3·17”调控。

安居客房产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波认为,“9·30”调控伊始并未能瞬间止住楼市疯狂,仍有大量的购房者恐慌性入市。而后全国各地陆续从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等多层面下猛药,直至今年4月前后,各地完成阶段性调控,楼市才慢慢趋稳。

“‘9·30’后的半年内,调控策略和之前差不多,无非是一个城市出了政策,短期内影响市场走向;而‘3·17’后,每次出拳只针对一个方面,但却是连续出拳、多路封堵,政策效果更具持续性。”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采访时指出。

在长效机制的“药箱”里,最被看好的是购租并举的长效药。7月17日,广州针对承租人子女就近入学提出“租购同权”;随后,九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12个试点城市陆续发布相关试点方案。

业内普遍认为,购租并举就是为了改变当前楼市“重售轻租”的局面,让承租人租得安心。房地产研究人士欧阳捷称,就是让外来人口更为灵活的流动,想留下的可以稳定租房,想离开的无“后顾之忧”。“大城市的住房资源被高效利用,避免住房资源闲置、浪费,实现租赁住宅‘轮动式利用效应’。”

调控成效显现

热点城市房价停涨 购房成本降低

高密度、强力度的调控后,全国楼市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70城房价指数显示,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或持平,为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全面停涨。

“全国普遍情况来看,调控对抑制一二线城市房价高烧式上涨非常有效。”张波说,从长远来看,强调控带来的楼市价格稳定,降低了社会整体的购房成本。

作为调控频次和力度最大的城市,北京楼市的调控效果更为显著。张大伟告诉中新网记者,过去一年,北京二手房和新建住宅共签约195590套,同比降幅达到38.9%,特别是“3·17”政策后降幅非常明显;在价格方面,“9·30”调控后北京整体二手房价格调整非常明显,从4月开始到现在累计跌幅在12%-15%左右,目前的价格大约回到了春节前后水平。

未来楼市怎么走

调控步伐不会停 长效机制或是重头戏

“短期内,楼市调控不会放松。”张波的表态代表了中新网接触的多数业内人士的看法。

张波认为,差别化的调控政策将继续推行,一二线城市的防过热举措要避免对三四线城市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住房长效机制也将深入推进,各地租赁政策陆续出台将是下一步的重头戏。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