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房产信息 >> 市场动态 >> 正文
中国房地产泡沫仅30%?经济灰犀牛还会不会来?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7-8-7 14:04:18 点击数:
分享到:

1、2016年城镇居民杠杆(消费贷款)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仅70%,与美国(105%)、日本(111%)和德国(92%)等经济体相比仍不算高。

2、虽然2016年房地产销售的边际房贷价值比飙升,但我们估算的存量房贷价值比不到30%,但仍低于很多发达市场。房贷再融资非常少见,住宅权益贷款才刚刚起步。

3、我国的购房者整体杠杆率不高,也不易受加息的影响,且在房价下跌时继续持有房产的能力较强。这意味着因房价下跌导致房屋成为“负资产”,进而触发卖房或断供等恶性循环的冲击可能较小。

4、居民购房杠杆攀升,但尚不太高。尽管2016年房地产销售的边际房贷价值比大幅升高,但我们估算其整体的存量房贷价值比不足30%。

5、整体看,国内银行对房地产的总敞口(包括直接与间接、表内与表外)可能在54-72万亿元,相当于银行总资产的24%-31%。

通过多方面金融数据的分析,瑞银证券上述报告指出,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幅度应比2014-2015年更温和。

“我们预计信贷政策不会明显收紧,房地产调控应会保持因城施策。”汪涛表示。

房地产政策如何抑制泡沫膨胀?

8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其中的专题《房地产市场出现分化 因城施策调控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指出,2017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呈现“成交回落、价格平稳略降”发展态势。但是,房价上涨预期仍然存在:土地供应不足,部分热点城市库存处于低位,短期内市场供应紧张,居民投资渠道有限且回报不高。

通过梳理相关政策发现,自2016年第四季度以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中基协以及沪深交易所等监管部门先后发布了近20项调控政策,用于收紧和规范房地产市场融资行为。

早在今年4月10日,银监会印发《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并强调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防范房地产领域风险。

华尔街见闻梳理了最近一年多以来房地产政策的演变:

2016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抑制资产泡沫”。

2016年10月,央行召集17家银行就房地产调控开会,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

2016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企业债券审核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意见》,要求严格限制房地产开发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用于商业性房地产项目。

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

2017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2017年4月,银监会发布《关于提升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指导意见》《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严禁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将房企贷款、发行债券等融资渠道纳入监测范围。

2017年5月,继证监会首提全面禁止通道业务后,银监会收紧融资通道,将违规开展房地产信托业务列入2017年信托公司现场检查要点。

2017年7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提出,要妥善解决房地产泡沫问题等存在的“灰犀牛”风险隐患。

从上述政策演变来看,中国房地产泡沫问题被多次提及,可见我国房地产市场确实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泡沫,亟需采取相应措施抑制风险。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