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二线城市房价一年多以来的暴涨,火爆的楼市经过轮番调控之后,房价虽有回落的趋势,但仍旧处于高位,漂族们不得不面临房东大幅涨房租的情况。据有关统计分析,目前我国大概有1.6亿人在城镇租房居住,占城镇常住人口的21%。这当中以新就业的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要群体,链家研究院院长杨现领表示,未来中国将有约2亿人进入租房市场,到2030年,租赁人口达2.7亿人。
而住建部最新发布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对住房租赁的各方进行了详细的权责界定。这是全国首个关于住房租赁和销售的条例法规,除了稳定房价预期,政府对房东、中介采取了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目的是保护承租人的利益,形成稳定而长期的租赁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房地产长效机制需要三项立法安排:一项是房地产税法(不会在本届人大任期内出台);一项是住房法,或者叫基本住房法,主要是保障居民基本住房权的问题;还有一项,就是住房租赁法。
该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是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租赁时代”,租房者美好时代要来了?
5月19日晚间,住建部发布关于《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财经韬略总结道,这个“征求意见稿”最大的看点,是对“房屋租赁”的各方,进行了详细的权责界定,它昭示着中国房地产即将开启一个新时代:租赁时代!
整个征求意见稿,对于租房买房有详细的规定,尤其是对于租客利益有很多保护措施,保护租房者的合法权益,解决房东过于强势的问题。不仅房东要尊重租房者,政府也要尊重租房者。
这个条例,租房者将获得哪些红利:
1、出租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出租住房,确保出租的住房符合安全要求,满足基本使用功能。
2、出租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其他强制方式驱逐承租人,收回住房。
3、住房租赁合同中未约定租金调整次数和幅度的,出租人不得单方面提高租金。
4、鼓励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长期住房租赁合同。
5、当事人应当在住房租赁合同中约定租赁期限。对租赁期限约定不明确,出租人解除住房租赁合同的,应当提前三个月通知承租人。
6、住房租赁企业出租自有住房的,除承租人另有要求外,租赁期限不得低于三年。
7、办理住房租赁备案后,租赁期限届满时承租人享有同等条件优先承租的权利。
8、出租人收取押金的,应当在住房租赁合同中约定押金的数额和返还时间。除住房租赁合同约定的情形外,出租人不得扣留押金。出租人扣留押金的,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9、未经承租人同意,出租人不得擅自进入租赁住房。
10、出租人在租赁期限内不得解除住房租赁合同,但承租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比如拖欠租金、擅改结构等)
11、出租人出租住房,应当符合单间租住人数和人均租住面积的标准。具体标准由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制定。厨房、卫生间、阳台和地下储藏室等非居住空间,不得出租用于居住。
12、经备案的住房租赁合同可以作为承租人有合法稳定住所的凭证。承租人可持备案的住房租赁合同依法申领居住证,并享受规定的基本公共服务。
韬略财经指出,在12项红利里,11项由房东提供,主要解决了房东过于强势的问题。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快机构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今年初,国务院将住房租赁市场立法作为深化改革急需的项目,列入今年的立法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