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调控还有继续收紧的可能,无论是对中介还是商业银行贷款等,未来还有收紧的可能性,包括首付比例和利率的提高”,严跃进说,这对于二套购房改善型需求会有影响,是利空。
如果现有的政策调控效果未来还不明显,那么,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甚至工商管理部门也会出台类似管理房价的政策。
未来全国房价走势如何?在张大伟看来,一线城市政策力度较大,房价将平稳下来,而二线城市涨幅或明显放缓,三线城市目前看仍是上涨主力。
严跃进表示,调控房价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降低房价,房价一直维持小跌的可能性并不太大,实际上,未来房价甚至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不过,涨幅会受到控制。
二三线城市
房价上涨,买房者匆忙“上车”
随着二三线城市持续“去库存”,这些城市可售面积进一步减少。来自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称,在一季度,包括宁波、杭州、厦门和重庆在内的重点城市可售面积环比降幅均超过了5%,其中,宁波的可售面积环比下降幅度达到了12.07%。
这也带来了这些城市房价上涨。中指院的数据称,3月,宁波的住宅均价为18112元/平米,环比涨幅达到了14.17%,同比涨幅也有37.77%,对此,杭州、宁波等城市也不得不出台相应的调控措施。
去年杭州的李女士赶在涨价潮上匆忙“上车”。去年,G20会议的召开,在令杭州成为全世界瞩目焦点的同时,也带来了杭州一波涨价潮,部分楼盘甚至出现了价格翻番的情况。毕业没几年李女士原本想等几年,但看着这涨幅家人已经坐不住了——就在城北替李女士购置了一套2层的loft。
“今年,每平米已经上涨了7千-1万。”李女士介绍,但她并不觉得开心,匆忙“上车”带来的噪音问题令她不胜其扰。
“旁边是一个隧道,前面还有一条高铁。”她吐槽,跟中介说的交通方便相比,带来的日常噪音更令她时常感觉不舒服。 “可是当初是一天一个价,再挑挑拣拣就更贵了。”她现在筹划,既然买不起就先忍一段时间,或者看看能不能先租出去,自己再找另外的地方租着住。
楼市新政大事记
3月17日
北京版“认房又认贷”政策空降,同时暂停发放贷款期限25年(不含25年)以上的个人住房贷款(含住房公积金贷款);将普通二套房最低首付比例从50%提至60%等。
3月18日
北京市教委表示,“过道学区房”不能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3月21日
北京16家银行首套房贷优惠幅度收至9.5折。
3月22日
11家房地产中介被责令关停。
3月22日
非京籍购房资格改成连续纳税60个月。
3月23日
异形房不予登记、不予落户、不予就近入学。
3月24日
北京离婚一年内房贷按二套房执行。
3月25日
中小学与房地产商合作办学被限制。
3月26日晚间
北京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对北京市的商业、办公类项目(以下简称商办类项目)进行监管,其中对个人购买商办类项目的限制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对商住房限购的先河。
3月28日
严禁中介一年内买卖同一套房屋;北京市发改委要求,开发商和中介不得炒作学区房、高价房,严禁房地产经纪从业人员一年内买入卖出同一套房屋。
4月19日
六类产业项目严禁改成住宅类产品销售。
4月28日
首套房贷利率回到基准,二套房贷上浮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