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城市立军令状
在一二线城市苦于库存下降过快、房价上涨过快的同时,三四线城市却在忧虑:在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库存缩减至可以接受的范围?
曾为“九朝古都”的洛阳(楼盘),尽管工业产值与人口数量在河南省内仅次于郑州,但去库存却是“老大难”问题,也成为大多数三四线城市楼市去库存的一个缩影。当地市政府政策研究室曾撰文分析其中的原因称:一方面,过去几年房地产投资快速增长,这几年进入集中销售期,面临明显供需失衡状况;另一方面,洛阳市亦存在区域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很多楼盘建在生活配套设施无法满足居住需要的区域。
据上证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有20多个省份立下“军令状”,针对不同情况推出去库存的具体实施方案,对当地楼市去库存节奏进行安排。例如,广东针对省内不同情况,将各地市分为四类,分别给出了去库存具体指标和要求;位于西北的甘肃则明确提出,到2019年底,商品房去库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8个月内;江苏要求,到2018年底全省住宅类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控制在14个月内;宁夏和湖南长沙(楼盘)则宣布,将在2018年把去库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2个月以内。
各地政府为了加快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工作,因地制宜出台了大量政策。如浙江提出,在2017年全省在售商品住宅库存消化周期保持在10个至16个月的合理水平。尽管浙江提出的目标节点在明年,但目前全省去库存形势依然严峻,除了杭州、宁波(楼盘)等城市外,省内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较大,消化时间甚至达到30个月以上。为了达到去库存目标,一向对落户要求比较高的浙江省祭出“大杀器”,全面取消县(市)购房落户条件限制,放宽除杭州外的城市购房落户关于建筑面积、资金额度的要求。
类似的政策在江苏、福建等地也频频出现。据上证报记者统计,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有近百个城市推出了购房落户相关政策。
“落户”一直被很多城市视作房产去化的“灵丹妙药”,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落户政策在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东部省份对于房地产去库存的作用,要远远大于中西部省份。而很多中西部城市根据国家政策方向,推出了不同的去库存金融工具。其中,甘肃省提出,加强宣传引导,鼓励农民工缴存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要主动服务,为农民工开设缴存账户建立“绿色通道”;陕西省则发文,用工单位要将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依法保障其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支持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农民工利用公积金贷款购买普通商品自住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发展农村居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支持农民进城购房。此外,还有多个中西部省份明确表示,保障进城农民及其子女平等享受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为农民工和有意愿的农民进城购房创造条件。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2015年下半年开始,全国35个城市库存总体呈现下滑态势,2016年1月至3月继续下滑。4月,随着房企推盘节奏加快,库存规模略有上升,5月至6月库存规模再度下滑。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其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473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0.6%,同比减少5.2%。
楼市或将再入调整期
信贷政策影响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