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蒜农蒜商展开“心理”博弈
与消费者的愉悦截然相反,新蒜价格的持续低迷,导致蒜农普遍惜售,蒜商多数也选择观望。
“由于新蒜价格已经回归到近几年低位,出售价格尚不够老百姓的种植成本,蒜农卖货意向不高,出货速度较往年偏慢,其中一部分人在捂货等待行情好转,一部分人开始有序逐步出货。”李继锋表示。
崔晓娜表示,蒜农对于今年蒜价态度悲观,在新蒜入库前期,蒜农惜售情绪强烈,多数意向蒜价上涨。而蒜商去年亏损幅度较大,今年参市交易尤其谨慎,大部分存储商表示今年蒜价不到其心理价位0.70-0.80元/斤就不会进入市场收货。
多年来,我国大蒜市场一直都依靠冷藏来缓解市场供求矛盾、调节市场价格,这种蒜也被称为“库蒜”。然而,近两年来,以往屡试不爽靠囤货致富的蒜商却打错了如意“蒜盘”。
国际大蒜贸易网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大蒜入库总量在340万吨以上,库存量之大超过历年纪录,经过将近一年消化,在一些主要产区仍有库内蒜在销售。
“由于2017年的储存商元气大伤,2018年新蒜上市后,蒜商态度并不热切,基本以按需求订货为主,库内收储更是慎之又慎,收货的心理价位普遍较低,多数人仍在持币观望。”李继锋表示。
数据显示,当前库蒜价格整体较低,交易价格参考0.60-0.80元/斤。随着新蒜供货量增加,库蒜交易逐步收尾,当前仅少数蒜米加工企业按需挑选合适货源。
“囤蒜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赶上好的光景,确实能挣不少钱,不好的时候,赔钱也是常有的事情,甚至还会血本无归。”一位不愿具名的大蒜储存商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