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人士认为,以上种种举措将引导市场资金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政策导向加上资金青睐,新经济领域中长期将迎来大发展。
但必须看到的是,4月10日一季报业绩预告截止日的临近或伴随着创业板行情的分化,真成长标的获得支持,而伪成长则面临边缘化。
或迎“折返跑”
整体来看,一季度在政策友好环境以及业绩向好的预期下,成长板块超预期反弹。目前二季度伊始,市场运行会延续既有的老逻辑,还是诞生新的变局?调压释放进程中,成为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
一季度,A股出现两次明显调整,导火索均为海外因素。第一次海外冲击出现在1月底,由美国通胀预期抬升导致美股大跌,带动全球市场下跌,A股春季行情被打断。第二次海外冲击来自美联储加息之后紧随的中美贸易摩擦。
市场人士认为,接下来仍要高度警惕海外风险因素对国内市场的脉冲式冲击。尤其是对主板、白马消费股和周期股的影响。成长股,特别是创业板龙头公司更为强势,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立足国内市场,广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康认为,经济增长、流动性、风险偏好结构三大预期大概率纠偏,二季度市场运行将呈现折返跑再均衡格局。
一是经济增长较市场预期乐观,中期信用猛烈收缩的预期将得到修正。今年的企业盈利和经济走势一致,回落但有韧劲,一季度可能是全年低点。如果从去库存的角度看,A股企业盈利可能领先库存周期在上半年见底后回升,工业企业ROE的拐点也已经见到了,主要是受到资产周转率的拖累,但供需稳态下PPI不会持续下行,因此周转率和ROE下行幅度有限。
二是银行间宽松的流动性将回归中性,对应的,长端利率可能小幅回升。从A股基本面和流动性的角度看,大家总体上不应悲观,还是慢牛格局,A股基本面的结构在改善,估值水平整体上处于历史中等偏低的水平,利率处于历史中等偏高的水平,而未来增量资金大趋势增大权益配置比例的。相对收益投资者今年结构上不做趋势做交易。
三是风险偏好结构性的分化会适度修正,第一季度较高的海外避险情绪可能略有缓和,而投资者对于新经济的躁动会略有消退。
财通证券则表示,外需复苏在2017年需求回暖中起到重要作用,贸易争端加剧、叠加人民币大幅升值,预计今年外需对总需求的贡献将出现下滑。叠加国内房地产及基建投资的下滑,工业品开工旺季不旺,二季度需求端将出现下行。对于工业品,需求决定方向,供给决定弹性,工业品价格将继续下滑,企业盈利也将受到影响,周期品面临考验,后周期的白马消费性价比下滑,成长前期累积较大幅度的反弹后,短期可能出现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