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来想着风险事件来临时,薅羊毛最好的办法就是杀入黄金市场,没想到这次又被市场忽悠了,黄金坑成了黄金"坑"!”80后投资者孔先生对近期的行情感慨道。
上周五(3月23日),受中美贸易摩擦“黑天鹅”事件扰动,权益类资产大幅波动之际,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受到市场热捧。然而,本周以来,这些避险资产不涨反而大跌,令前期买入的投资者对避险资产心生疑虑。
业内人士表示,避险资产作为风险资产的补充,只有当出现风险时才会发挥作用。一旦风险事件影响弱化,必然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虽然短期内金价上涨之路有所坎坷,但从长远来看,配置黄金仍是市场的主流节奏。
多头避险成风险
上周五,全球金融市场上风声鹤唳,股市以及多数大宗商品等都未能独善其身。霎时间,投资者避险情绪高涨,迫切寻找“避风港”。
就在权益类资产大幅波动之际,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却“风景这边独好”。上周五,沪金期货主力1806合约创去年9月27日以来单日最大涨幅。国债期货方面,10年、5年期债主力合约T1806盘中双双创下2017年10月下旬以来新高。
市场上不少投资机构更是借势为黄金、国债等避险资产站位,高呼“现在是买黄金的"黄金"时刻”、债券市场可为投资者提供“避风港”。
“手里的股票绿的太难看了,也不知道这个消息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心里有点慌,做金融行业的朋友劝我买点黄金避避险。”孔先生认为,朋友的说法符合传统意义上“乱世买金”的金科玉律,所以就买了几手黄金期货。
然而,本周以来,沪金期货主力1806合约短暂上冲后便掉头下行,截至昨日收盘,该合约累计跌1.97%;国债期货方面,10年期债主力合约T1806累计跌0.31%,5年期债主力合约TF1806亦下跌0.09%。
“本来想着避险介入,没想到却成为了高位买入,避险变成了风险!”跟孔先生有着相似投资经理的宋先生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