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油生产受当地气候影响,产量呈季节性规律。每年2月的产量是当年的最低水平,之后逐月增加,9—10月达到峰值。棕榈油价格的季节性与产量和库存的季节性有关:1—4月,马来西亚棕榈油产量少,库存被消化,价格上涨;4—9月,产量增加,库存积累,价格下跌;10—12月,产量下降,库存减少,价格再次上涨。2018年在棕榈油增产的预期下,季节性规律是价格运行的主基调,而月度降雨量大小与劳工工作日状况影响短期产量与库存变化节奏。
需求缓慢增长
印度是油脂消费大国,也是主要的进口国。在印度的油脂消费中,棕榈油是消费量最大的油种,其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占油脂消费总量的40%左右。印度的棕榈油消费全部依赖印尼和马来西亚,预计2017/2018年度,印度棕榈油进口量将增加40万—50万吨。
图为印度油脂消费增速
近几年,我国棕榈油消费相对稳定。自2014年减少棕榈油贸易融资之后,每年的消费量与进口量维持在450万—500万吨。预计2018年的棕榈油消费量和进口量变动有限。另外,随着印尼棕榈油产量的增加,我国从印尼进口棕榈油的比重抬升。目前,我国进口印尼棕榈油的量已经超过马来西亚。二者的价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地供应的松紧程度。
厄尔尼诺过去,2017年下半年棕榈油开始增产,10月之后库存快速累积。棕榈油增产预期与现实的错配,造就了国内外棕榈油期货价格先跌后涨再跌的波折走势。
2018年,棕榈油产量与库存有望继续增加,供应更加宽松,价格中枢将略低于2017年,预计在4000—6000元/吨的区间内振荡,且月度产量变化影响价格波动节奏。
菜油价格运行区间预计在6000—8000元/吨
菜籽种植面积下降
图为国内菜籽库存与库存销费比
前几个年度,菜籽种植收益下滑,种植面积减少,菜籽与菜油的产量小于消费量,市场处于持续降库存阶段。2016/2017年度,全球菜籽产量止跌回升,虽然欧盟与我国的产量小幅减产,但加拿大、澳大利亚与印度产量增加,使得全球市场菜籽增产1.36%。2017/2018年度,全球菜籽产量将继续增加,加拿大与欧盟预计分别增产200万吨和150万吨,市场供应将较上年度更加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