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油菜籽继续稳步上市,由于忌惮于菜油和菜饼价格不能继续高走,加工出现亏损,油厂也不敢贸然提价收购国产油菜籽,而另一方面由于油菜籽减产,农民也不急于抛售剩余不多的油菜籽库存,购销双方维持一种短暂的平衡,使得购销价格相对平稳,没有受到沿海地区菜油和菜粕价格下降的影响。
近一周来,国产油菜籽价格小幅涨跌,变化不大。据监测,截至6月26日,四川成都地区油厂新菜籽(水杂12%,含油38%)挂牌收购价在2.76元/斤左右,较上周上涨0.01元/斤;四川邛崃地区油厂新菜籽(水杂10%,含油32%~33%)挂牌收购价为2.70元/斤,较上周下跌0.02元/斤;安徽合肥肥西地区油厂新菜籽(毛货,水杂12%,出油率35%)收购价为2.48元/斤,较上周上涨0.01元/斤;湖北新菜籽价格为2.58~2.60元/斤,江苏油厂零星报价为2.45~2.60元/斤,均与上周持平。
与国产油菜籽价格稳定不同,局部地区国产油菜籽压榨出的菜饼价格出现下跌。据监测,截至6月26日,安徽滁州定远地区国产菜粕销售价格为 2200元/吨,四川邛崃地区95型小机榨菜粕出厂报价为1600元/吨,均比上周下跌100元/吨。相比之下,国产小机榨菜油价格则较为平稳,长江中下游油菜籽主产区浓香型小机榨菜油多在13000~14500元/斤,价格保持稳定。
展望后市,国产小机榨菜粕因加工温度较高,使得蛋白溶解度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饲料使用价值。在国际油脂油料下跌拖累港口油厂菜粕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国产小机榨菜粕更不受青睐,但由于浓香型小机榨菜油有刚需存在,其价格难以出现明显下跌。
国产油菜籽整体供需依旧偏紧,在小机榨菜油刚需存在、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即便国产菜饼价格下跌,油厂仍有一定的加工利润,加之小机榨油厂产能扩张、过剩,以及农民对油菜籽惜售,后市国产油菜籽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外盘下跌拖累 菜油略有回调
由于上周在美国大豆产区出现有利降水,使得前期干旱忧虑大为缓解,加之市场预期美国大豆播种面积数据有望继续上调,美盘大豆在上周破位下行,拖累国内菜油期货价格和港口进口菜油现货价格大幅低走。
据监测,截至6月26日,福建福州、厦门、漳州地区油厂四级菜油出厂报价为6050元/吨,比上周下跌100元/吨;广东珠三角、湛江地区为6100元/吨,下跌100元/吨;广西钦州、防城港地区6080元/吨,下跌70元/吨。
展望后市,菜油价格跌幅将较为有限,后市仍有走高的可能。
理由一:港口油厂油菜籽库存下降。截至6月23日,沿海地区油厂油菜籽库存为68.95万吨,周环比下降0.5万吨,为连续第二周减少,油菜籽库存较少,将限制菜油的压榨产出量。
理由二:油菜籽进口预期降低。根据船期统计,6月份仅有36万吨油菜籽到港,大大低于前期预期的60万吨水平。另外,虽然7月份开始降低增值税水平,但由于加拿大油菜籽库存较低,使得我国7、8月份油菜籽进口船期较少,目前预计7月份仅为24万吨,8月份目前可以确定的不足10万吨,大大低于5月份60.3万吨的到港量水平。后期油厂因原料短缺而降低开工率的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