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期货 >> 期货新闻 >> 正文
“期货+保险”来解忧 农民增收新尝试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6-8-29 11:37:25 点击数:
分享到:

业内人士表示,临储玉米收购将扰乱玉米市场的正常机制,出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考虑,调整大豆、玉米的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陈英健表示,今年海伦市大豆种植面积从165万亩升至220万亩,玉米则由220万亩降至155万亩。

记者发现,虽然大豆、玉米的种植结构有所调整,但当地种植户最为关心的是国家是否会取消玉米托底收购政策,农民普遍存在“不卖怕跌,卖了怕涨”的心理,而粮食收购商集体看跌玉米后市价格,市场玉米收购无人问津。此外,通过走访发现,当地一家库容为10万吨的仓库已被玉米占满。

8月20日下午,在海伦市市委市政府举办的座谈会上,粮食企业及农民代表虽然对国家是否会取消玉米收储政策存在分歧,但对下半年玉米价格的走势却保持一致的看跌心态。

格林大华研究所所长李永民表示,从目前整体的经济形势来看,玉米价格缺乏上行的动力。政府长时间实行粮食直补政策使得国家负担太大,“期货+保险”在保障农民收益和减轻政府包袱的优势在发达国家得到验证之后,今后预计会等到广泛的运用。此时,玉米价格将会下跌已没有争议,农民应抢在新粮上市之前尽早出售玉米,卖个相对的好价钱,也可以通过期现结合的方式获得更高的收益。

“在玉米库存量大、大豆价格上涨乏力的情况下,调整种植结构是如今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座谈会上,陈英健多次强调,种得好不如卖得好,如何帮助农民解决卖粮问题才是目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他预计今年海伦市玉米产量为85万吨,而50万吨销售量是最基本的保证。

为了帮助粮食收购商们准确的分析当下的形势,他向粮食收购商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粮食收购商不要急于收购粮食;其次,要以销定产,先签合同再收购;再者,要等到政策明了,农民急于卖粮的时候再放手收购,预计最好时机会在明年1-3月份;最后,建议大家尝试着去做期货,但要控制额度,以套保为目的。

“期货+保险”为农民解忧

运用“期货+保险”服务三农,是目前农业及期货市场上的新鲜话题。所谓“期货+保险”简单地说就是农民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到期货公司进行再保险。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九三集团在全国拥有十二家生产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蛋白、油脂、保健食品、野生鲜果饮品等九大系列百余种产品,主要是对其他工厂粗加工的毛油进行精炼加工、包装,在全国各地的超市中都可以看到九三集团的价格产品。

南华期货农产品研发中心副总监何琳表示,从目前来看,黑龙江玉米的减产面积不及预期,今年预计产量约为3170万吨,减去工业、饲料的用量外,大约会结余1800万吨,消化能力不足是黑龙江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预计在未来一两年内会维持这种现状。不妨做好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实现从种植到消化再到销售的完美对接,这不仅能够解决农产品下游的消化问题,还能给农民增添增收的渠道。此外,还可以运用金融工具来控制农产品种植的风险。

以大豆来说,假如农民担心大豆价格会下跌,他就能去保险公司购买一份价格保险,如果大豆价格在保险期间内下跌,当保险执行时,保险公司就会赔偿因大豆下跌给农民带来的收入损失。而保险这部分赔偿金额是其之前到期货公司购买的再保险的赔偿金,期货公司也会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做空的方式赚取利润,对冲大豆现货价格下跌带来的风险。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