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会员专区 >> 权证操作 >> 正文
苹果高增长期已过还有何价值?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6-4-27 20:42:50 点击数:71
分享到:
  近年被视为科技界神话的苹果公司,有可能神话不再。该公司刚公布了截至3月26日的现财政年度第二季业绩,不论是盈利及收入均按年下跌,当中销售收入更是近十三年以来首次下跌。更令人感到忧虑的是,该公司预测在截至今年6月下旬的季度内,预测录得收入介乎410至43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将会录得最多17.3%跌幅;毛利率亦较去年同期下跌。既然前景暗淡,难怪在苹果公司股价在延长交易时段跌近8%至96.1美元。
且慢,苹果公司的财务总监Luca Maestri在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解画,指出现季度收入按年下跌,与该公司在3月底时推出新一代产品iPhone SE有关。
在早前的产品发布会上,苹果公司已公布产品售价,iPhoneSE最便宜的为500美元,即不足4000元。该产品以只是4吋屏幕机,目的是希望吸引新的潜在客户,即由Android系统转用iOS系统。苹果公司行政总裁Tim Cook更指出,希望透过吸引Android用户转用该公司的iOS系统,成为iPhone的销售动力。同时用户对公司产品忠诚高,95%用户愿意更换新的机款,均有助产品销售。

  当然有关策略是有代价,代价就是在截至今年6月下旬的季度出现收入下跌。

  不是说过苹果公司一向不希望以较平价的策略以抢市场吗?就以当年推出的iPhone5C为例,虽然产品并非为金属外壳,但是产品售价仍要超过5000元。今次推出iPhone SE,不就是与以往策略相违吗?更何况刚过去的季度,苹果公司产品销售额下跌,其中一个最主要原因为宏观经济环境放缓,以及美元汇价问题,此情况在大中华市场应是最显著。在季内,中国市场销售额下跌11%;若以固定汇率计算,则跌7%。

  苹果公司按地区收入来源

  美洲 190.96亿元 -10%

  欧洲 115.35亿元 -5%

  大中华 124.86亿元 -26%

  日本 42.81亿元 24%

  亚太区 31.59亿元 -25%

  整体收入 505.57亿元 -13%

  注﹕美元

  在今年首2个月,正是内地经济最疲弱时间,及至今年3月份,经济数据才见有回稳迹象。从中可以显示出,苹果公司的产品销量与经济走势是相辅相承,所以只要经济无法迅速复苏。就算以平机策略以抢客,又可以成功吸纳多少新客户?更何况近年其他品牌的手机素质已追贴苹果,以iPhone SE为例,其销售对象与华为的产品相若,以现时内地消费更热忱于本土品牌。只要价钱相若,或会考虑拥抱本土品牌。

  去年华为及联想等内地本土品牌的出货量分别为1.06亿部及7400万部,分别按年上升44.3%及24.5%,市占率分别为7.4%及5.2%‧虽然与苹果旗下产品出货量2.31亿部仍有相当差距,但是这一种快速增长,不正是对苹果公司旗下产品的威胁吗?
既然低价机吸客策略未必奏效,预视未来收入及盈利难再有高速增长,那么苹果公司神话是否已到了尽头?毫无疑问该公司的高增长时代已结束,这与该公司近期新推出的产品如Apple Watch等产品,无法引发消费者哄动一时的效应,所以若投资者再憧憬苹果公司可如当年推出iPhone产品后,收入出现爆炸性增长,这属难以达到。但是投资者对苹果公司过于看淡,绝非合适策略,因为现时该公司已开始将战线落入服务收入。在刚结束的季度,该公司来自服务收入接近60亿美元,按季表现持平,若与去年同期比较则上升20%。

  目前苹果公司拥有约9亿名iPhone用户,连同iPad等产品,用户已超过10亿,即全球每7个人,最少有一个人是苹果公司产品用户,这才是苹果公司增加收入的来源。硬件销售只是让用户投入苹果公司服务的「敲门砖」,对公司可以带来稳定的收入。若能为公司带来稳定收入及现金流,对苹果公司是非常重要。近年苹果公司大力进行回购及向股东派息,纵使苹果公司拥有极充裕现金,并且可以透过举债集资以应付派息及回购需要。但是该公司始终要有稳定的现金流来作准备,因此服务收入或成为未来公司致力开拓的业务,以及增长动力来源。这才是该公司真正是生金的鹅。

股民天地网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中的文字和引用的数据、图表、图片等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等。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10》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10》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bjzq.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15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了解更多惊喜功能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