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新世界、南宁百货、合肥百货、新华百货、大商股份、欧亚集团等零售公司纷纷获举牌或增持。
在六次举牌新华百货之后,12月9日,新华百货披露,崔军近日通过旗下两家公司(上海宝银与上海兆赢)再度增持新华百货2%,致使其股权比例上升至32%,取代原先的物美系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12月21日,股价大涨的欧亚集团、大商股份双双披露,安邦保险继12月10日对两公司同步举牌后,又于12月18日二度举牌两公司,短短7个交易日内,安邦对两公司的持股比例均已达到10%。

华泰证券零售行业首席分析师许世刚称,安邦举牌欧亚集团和大商股份将成为现象级事件,将极大引发市场对零售全行业的关注度,形成认知拐点。
许世刚认为,长期资本看中了“优质重资产”零售品种当中的被市场久察未觉的三大“沉睡”价值:现金流价值(总体现金流稳定)、资产价值(净资产重估远高于其现有市值)、壳价值(市值偏小、大股东持股低,容易被借壳)。首选欧亚集团和大商股份,其他配置优选农产品、东方市场、首商股份、王府井。
四大因素促举牌冲动
分析认为,商贸零售类板块成为举牌高发地有多重原因:
1)商贸零售类公司整体估值偏低。截至22日收盘,所属板块中,王府井等18家公司动态市盈率低于30倍,总市值规模低于50亿元的公司也有17家;
2)大部分商贸零售公司股权分散。若不考虑一致行动人因素,有18家商贸零售股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20%;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30%的公司数量更是高达35家;
3)从资产属性来看,零售公司属于资产富裕型,拥有大量潜在升值收益物业资产,且市值较重估价值折价,使其具备较高的收购价值;
4)从交易属性来看,零售公司多为市值中小但流动性较好的二线蓝筹,对险资或产业资本而言可进(高比例举牌,介入经营管理、管理层变动或资产处置等)可退(财务投资,享受价值回归和一定比例的分红收益)。
海通证券指出,2016年小市值、弱经营公司的并购重组或壳资源价值变现将是大趋势,实际上今年已经出现商业城被借壳转型车联网,百大集团转型医疗服务等。险资举牌零售公司或更多看中资产价值,而私募股权基金或个人等举牌更多旨在控制权。
商业零售股数据分析
以下是按照各个指标对商业零售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
6股物业重估价值显著
从物业重估价值的角度,根据中性情形假设,小商品城、欧亚集团、鄂武商A、首商股份、大商股份、王府井的每股RNAV(重估净资产)相对市值的溢价率位居行业公司前列,均在40%以上,而小商品城的溢价率更超过100%,物业重估价值显著。

从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和市值两个维度考察产业资本举牌获取公司控制权的容易程度,筛选了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低于35%(实际控制人或其控股的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的比例之和)以及市值小于100亿元的公司。在此标准下,三联商社、友好集团、津劝业、南宁百货和欧亚集团在行业中相对最为容易通过举牌获取控制权。

从年初至今涨幅、PE估值和PS估值三个维度来考察零售行业个股的估值情况,其中三个维度均在行业中处于相对低估的的有鄂武商A、王府井、百联股份、大商股份、银座股份等11家公司。

股息率:以2012-2014年平均股息和当前股价之比来衡量股利回报的价值,文峰股份、步步高、天虹商场、徐家汇和大商股份的股息率位居行业前列,三年平均股息率均在2%以上,具备相对稳健的价值底线。

海通证券指出,部分经营能力较差、持续经营价值下降、市值处于60亿元以下的公司,有望主动或被动并购重组,实现价值变现和新消费、新服务转型。当前相当一部分公司已有产业资本介入,而武汉中商和三江购物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动向,未来可继续关注。

通过以上对商业零售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并结合券商推荐,商贸零售板块中,有23家公司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注:如果短线涨幅过高,则务追涨、可待回调后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