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会员专区 >> 权证操作 >> 正文
寻找需求管理和供给改革的结合点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5-12-6 18:14:32 点击数:92
分享到:
  主要观点

  上周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指出,平衡地看,供给和需求都需要改革,因此要从这两方面来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

  供给和需求并非“泾渭分明”。当前中国需求疲弱、产能过剩是过去追赶型的发展导向之下供求错配的结果。一方面,贸易及重化工业部门产能过剩,而另一方面却是消费服务等非贸易部门供给严重不足。随着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升级大潮已然来临,而供给由于服务业开放程度较低、产业升级缓慢等原因依旧徘徊在原有路径上。

  因此,当我们谈论中国当前的供给改革时,既有中长期劳动力、技术、资本等供给要素潜力的释放,也有微观层面上补齐与消费需求错位的供给短板。

  短期来看,寻找需求管理和供给改革的结合点,政策聚焦在积极财税。一是结构性减税,促进技术升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发展;二是加大对提高消费质量档次供给的支持力度,如环保、新能源等新消费、新产业领域;三是找准投资短板,增加财政在产业升级、中国制造2025等领域的有效投资;四是形成分担加快淘汰过剩产能的财税分担机制。

  上周电力煤耗上涨速度加快,上涨之势有望延续;钢价指数继续下跌,寒冬天气抑制需求,钢材市场价格仍将继续震荡走弱;房地产成交面积环比上涨,但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猪价涨幅扩大,后期可能保持小幅慢涨。

  报告正文

  地产成交环比大涨,结构性失衡问题严重。上周房地产成交面积环比上涨,截至上周四,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90.1万平方米,环比上涨7.4%。一、二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分别上涨13.1%和13.5%,三线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下跌11.5%。同比方面,上周成交面积同比整体大幅上涨,涨幅达到33.6%。一、二线城市同比分别上涨37.8%和57.0%,均创“十一”后最大单周涨幅;与之相对的,三线城市成交同比下跌9.8%。上周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2015年11月中国房地产政策跟踪报告》,中央再提房地产去库存。并提出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发力促进库存去化。11月国务院发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放宽了公积金缴存范围、提取条件和使用范围,同时还允许住房公积金投资于政府债券。在多重利好政策的刺激下,年末房地产成交持续回暖。但楼市成交量、成交金额创新高的背后,却难以掩饰楼市供应结构性失衡。包括大户型、高端住宅比例持续增加,中小户型、刚需产品比例不断萎缩;房地产投资增速明显回落;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较大等。根本解决这些房地产行业的结构性问题,还需要政策调控的进一步加力。

  电力耗煤涨速加快,钢价继续下跌。上周6大发电集团日均耗煤量59.2万吨,环比上涨5.4%。电力耗煤近期上涨速度加快,上涨之势有望持续至春节前。上周南华工业品指数下跌,上周五收于1100.9点,环比下跌0.6%。钢价依然下跌,上周钢价指数收于70.5点,环比下跌1.6%。上周螺纹钢期货价格环比下跌1.5%,粗钢价格环比下跌4.5%。国产铁矿石价格环比下跌2.5%,进口铁矿石价格环比大跌7.7%。寒冬天气下需求更为低迷,市场成交不畅,上周钢材价格跌幅扩大。生产厂商资金面偏紧,出货较为迫切。下周钢材市场价格仍将继续震荡走弱。

  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制造业PMI低于预期,反映实体需求不足,同时供给面保持谨慎。各分项指数出现了全面下滑,整体制造业呈现供需两弱的格局。11月PMI数据的惨淡反映出传统制造业的生产经营的困难局面,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对整体制造业拖累明显。政府在中长期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短期仍需加强需求管理,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回归市场导向的房地产政策托底经济,为改革赢取时间。

  猪价明显回升,蔬菜价格继续上涨。上周五,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收于202.5,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收于203.8,环比均继续上涨,涨幅分别为1.8%和2.1%。从细项数据看,猪价出现明显回升,环比上涨0.9%,涨幅扩大;牛肉价格环比上涨0.5%,羊肉价格环比下跌0.5%。上周蔬菜价格涨幅较前一周有所回落,但继续保持高增速,环比上涨5.7%;水果价格也扭转了前两周的跌势,环比大幅上涨2.4%。进入冬季,雨雪天气增多,居民对肉类需求逐渐好转,而猪肉供应难以增加,后期猪价仍有望上涨。但受制于整体经济不景气,消费增幅有限,猪价或将以小幅慢涨为主。

  铜价大幅震荡,油价大幅下跌。截至上周五,LME现货铜价收于4637.00美元,环比保持平稳;LME现货铝价收于1503.00美元,环比上涨1.6%。上周铜价出现大幅波动,周初公布的美国ADP就业数据表现良好,令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再次提高,铜价承压,但上周的OPEC在政策会议上宣布维持产量不变,这意味着油价将继续走低,从侧面支撑了金属的价格,铜价出现回升。上周国内十大铜冶炼企业发出倡议,将2016年的减产量从上周公布的20万吨扩大到35万吨,并且可能会有收储行为出现。国内现货市场因此受到支持,但进口铜还是给国内价格形成压力。在中国需求持续疲软,铜企逐渐去产能的前提下,减产只会暂时提振市场信心,难以改变铜价下行的长期走势。

  截至上周五,WTI原油期货收报每桶40.0美元,环比下跌4.2%;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报每桶43.0美元,环比下跌4.1%。美国能源信息署(EIA)上周公布的当周库存数据显示,截至11月27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17.7万桶,与预期的减少47万桶大相径庭,油价承压。而上周五OPEC会议更加剧了原油的跌势。OPEC宣布维持产量不变,同时还上调了原油产出的上限,由3000万桶/日上调至3150万桶/日,该产量目标还不包括印尼的数据。而此前市场均预期OPEC将削减产量上限。另一方面,欧央行上周的货币政策决议宽松力度不及市场预期,导致欧元兑美元大涨,虽然美国的非农数据表现靓丽,但未给美元带来提振,美元指数大幅下跌。美元指数的下跌给油价一定的支撑,但OPEC的决议和库存数据的影响显然更为强烈,后期油价下跌的趋势将延续。

  公开市场净投放,国债收益率整体下行。上周央行公开市场进行2次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为2.25%,同时有2笔7天期逆回购到期,全周资金净投放500亿元,为近3个月来最大单周净投放。上周五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R001收于1.7990%,环比持平;R007收于2.3906%,环比下跌2bp。上周国债收益率整体下行,1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2.5506%,环比下跌4bp,5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下跌3bp。上周二央行开展500亿逆回购操作,提前锁定了资金净投放,结合前一周的1000亿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我们认为央行可能是在IPO重启之际稳定资金面预期。上周人民币正式被IMF纳入SDR,长期来看,加入SDR的意义在于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和人民币债券的吸引力,未来离岸和在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可能加速扩容,但债券市场受到境外资本的影响,波动可能也会加大。上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简化企业债券申报程序加强风险防范和改革监管方式的意见》,进一步简化企业债发行申报程序,并放宽信用优良企业发债指标限制等。企业债发行的松绑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融资渠道,未来企业债发行速度可能会加快,市场体量或有一轮扩容。

  美元指数大幅下跌,人民币汇率稳定下行。上周美元指数大幅下跌,上周五收于98.3092点,环比下跌1.8%。欧元兑美元收于1.0874,环比上涨283bp。上周欧洲央行会议宣布降低存款利率10个基点至-0.3%,延长QE时间六个月至2017年3月,并扩大资产购买范围至包括欧元区的地区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但维持每月购债额在600亿欧元不变。此次决议被市场解读为低于预期,因为购债规模没有扩大,资产购买计划的延长时间也只有半年。美元此前的上涨行情部分受到欧央行扩大宽松力度的预期推动,所以在不及预期的决议宣布后,欧元兑美元大幅上涨,美元指数则快速下跌。

  上周四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国会发表证词时重申,10月以来的经济数据符合美联储就业市场改善的预期,劳动力市场已接近央行的充分就业目标,拖累通胀的因素也将在明年消退,暗示美联储可能将启动首次加息。上周五美国非农数据的良好表现也支持了她的言论。数据显示,美国11月非农业就业率就业人口增加21.1万人,预期增加20.0万人;11月美国失业率5.0%,预期5.0%。受此影响,美元指数上周五小幅上行,但全周依然表现为大幅下跌。在欧央行不及预期的决议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即将兑现的情况下,美元短期可能维持震荡,中期有向下的压力。

  上周五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报收6.4020,环比上涨68bp;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收6.3851,环比下降64bp。上周一,人民币顺利加入SDR货币篮子,且占了近11%的权重。我们认为,短期内SDR对人民币走势的影响不大,货币当局也不会因为已加入SDR而降低维稳汇率的动力。但连续6个季度的“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国际收支新常态令人民币承压,2016年人民币或将在央行“有形之手”的引导下小幅贬值,而贬值的区间也可能仅在5%以内。
股民天地网站声明:本网站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信息中的文字和引用的数据、图表、图片等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原创性等。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
您还在为选股而苦恼吗? 请免费下载最新推出的《操盘软件富赢版V10》试用。《操盘软件富赢版V10》在原有软件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并内置选股方案,让选股更加容易。新增加个股短线操盘,中线操盘提示,让您安全获利。软件免费下载地址:
http://www.bjzq.com.cn/Soft/ShowSoft.asp?SoftID=15
微信扫码联系客服
了解更多惊喜功能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热点
全站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