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开盘后震荡走高,军工、环保等二线蓝筹走势活跃,截至发稿,沪指涨0.59%报3161点。盘面上,军工、保险、环保等板块上涨;旅游、食品饮料、造纸等板块小幅下跌。
A股国庆节后如愿开门红,分析称,外围市场走高给A股带来想象,但目前外围市场已开始回调,加上A股本身资金趋紧,三季报赚钱能力预计不佳等因素影响,股市或继续箱体震荡。
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沈正阳则态度相对乐观,其认为A股长假后存在300点左右的强势反弹空间。首先,300点左右的反弹空间与节前的策略观点具有一致性。节前基于上证指数月K线与易经六爻理论的关联研究以及美联储行为、国内稳增长、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等事件和基本面评估,认为节前不宜悲观、可做“博弈性布局”;四季度的月K线可排除三连阳和三连阴的情形,在可能的两种情形中,10月份指数收于3200点上方而11-12月累积涨幅为负情形的概率更大些。因此,10月份指数收于3200点上方,既是节前可做“博弈性布局”的原因,也与节后300点反弹存在一致性。
其次,长假期间国内外的信息面有利于股市信心的提振。国内进一步放松房贷政策,显示稳增长力度增强;美国非农数据不佳减缓了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同时,TPP在美国基本达成协议对于中国的影响虽争议较大,但客观上显示了各国力图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推动区域和全球经济增长的决心。因此,国内外政策的利多集合,推动了大宗商品及全球股市的上涨。
其三,300点级别的反弹,并不需要基本面的根本改善,虽然也出现了PMI略有回升至49.8的数据利好,但事实上,市场的反弹只需要风险偏好的适度改善即可。目前来看,国内外的利多政策集合以及美联储加息进一步延缓的预期,甚至内地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均会是风险偏好改善的组成因子。
中信证券策略分析师陈乐天等则认为,经济周期仍在下行阶段,三季度数据或冲击市场。从经济运行的长周期、中周期及短周期来看,目前都处在下行阶段,预计未来~6个月都看不到周期好转的迹象。国内经济的下行趋势以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人民币汇率中期走势。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央行在外汇市场需要持续进行购入人民币并抛出美元的操作;稳增长的国内逻辑,决定货币政策将维持宽松格局。据此判断,四季度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调整,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在上升。因此,宏观层面的流动性格局,在10月份应该会保持宽松态势,这会形成对市场的支撑。
从股市来看,整体资金面将趋紧,风险偏好难有改善。股市整体资金供应趋向紧缩,信用资金大幅下降,海外资金出现净流出。从投资者情绪来看,主动去杠杆叠加配资被动清除出场形成负反馈效应继续影响投资者情绪。短期来看,投资者风险偏好难以出现明显的改善。目前,沪深A股滚动市盈率在18倍左右,整体仍然偏高。经济仍处在下行阶段,并且有加快趋势,预计三季度GDP将会破7%,这将冲击市场。
交易机会上,机构认为,主题投资未来有望继续活跃,稳增长政策的加码和“十三五”规划的预期升温或逐步改善市场风险偏好。张忆东表示,节前,有关部门纷纷出台刺激汽车、地产消费的稳增长措施,未来叠加“十三五”规划蓝图的勾勒,至少新能源汽车、核电、基建、智慧城市等领域的需求预期有望改善,从而成为行情演绎的润滑剂。他同时预计,10月中旬公布的三季度单季度GDP可能触及近年来稳增长的底限,或催生财政、货币、新一轮投资等稳增长政策的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