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沪伦通”也将来了。21日公布的第七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政策成果中,中英双方支持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伦敦证券交易所就互联互通问题开展可行性研究。虽然当前“沪伦通”还在研究阶段,但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与国外资本市场合作措施将更多更“给力”,资本账户开放将进一步加速。有市场分析认为,引入英资,价值投资风利好银行等蓝筹股。
华泰证券认为,国外投资者崇尚价值投资,大资金选择价值蓝筹股,大金融流通性强,估值低等优势是国外投资者的优选。
欧美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较A股更多,更青睐配置金融行业股票。伦敦市场中金融股市值占比21%,其中银行股在金融股市值中占比48%,为金融股核心主力。外资入场有望提高A股金融股票估值中枢,对金融股是长期利好。回顾过去,2012年底QFII入场抄底银行股,2014年年中沪港通带动银行股起飞。目前A股的银行股PE和PB估值均处于历史性低位,拥有较高的投资价值。
而且随着债务置换解决不良问题,养老金入市,国家继续推进国企改革,金融股票铁定走在改革最前线,银行股势必迎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如我们多次强调的那样,未来半年30%的绝对收益真的可以有。中长期还我们推荐优质的城商行,如宁波、北京,以及国企改革比较强烈的交行、招行、兴业、光大、华夏等。
港股市场方面,麦格理亦指出,市场目前对内银的关注点已回到基本面,投资者主要关注内银资产质素恶化的趋势。该行料未来几年内地的不良贷款增加及信贷成本上升均可能成为常态,又相信有进一步进行拨备的压力,但是该行认为内银现价已反映风险。
该行并对内银未来不良贷款水平作预期,假设可持续股本回报率为13.4%,内银H股现价已反映行业公平值下跌27%,反映了6%不良贷款的风险。若可持续股本回报率假设的范围扩大,即现价反映6%至10%不良贷款率。
该行认为,尽管市场的预期变差,但相信对内地经济结构性的挑战仍然过份乐观,目前市场预期内银的复合增长率仍有2%至10%。该行预期,大型银行在2015至2017年将近乎零增长。该行又认为,尽管拨备周期或会在2016年上半年见顶,但行业在2017年没有明显反弹的原因,距今只有16个月。
惟该行认为,H股现价已反映了疲弱的偿付能力、净利差结构性收窄及资产质素恶化,估值已反映了风险,而且风险亦非一定发生,对内银H股有战术上建设性的看法。该行以建设银行(00939.HK)及工商银行(01398.HK)为行业首选,又将交通银行(03328.HK)之评级由“跑输大市”上调至“跑赢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