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长沙一位股票投资者由于配资炒股爆仓而跳楼自杀。该投资者以170万元本金,按1:4的杠杆配资后,重仓于一只热门股,不料该股连续两天暴跌,使其血本无归。
此轮牛市是自2010年A股开展融资融券以来的第一轮牛市,因此,杠杆是本轮牛市区别于以往牛市的一大特征。正是这种特征,使投资者“破产”的现象在牛市尚未结束之时就发生了。
目前证券公司的融资比例在1:1左右,并且受到比较严格的实时动态监管和调整。证监会还在6月12日发布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满足投资者长期投资需求,允许融资融券合约合理展期”等完善政策。
不过,目前投资者所使用的融资渠道除了正规的证券公司融资渠道外,还有许多场外的配资渠道。与证券公司的融资杠杆比例相比,场外配资的杠杆比例要高得多,能够达到1:4以上。上文提到的爆仓者,就应属于场外配资。
杠杆是比较专业的一种金融工具,其实不大适合中小投资者。融资买股票,在股价上涨的时候,自然能够放大投资收益。但杠杆也使得投资者持仓的抗风险能力变得脆弱,以1:4的杠杆为例,两个跌停就会导致爆仓。而专业投资者的风险控制能力要强得多,其一般同时使用做多与做空的杠杆工具,以此对冲部分风险敞口。
正是基于场外配资的暴增以及不透明性,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已对场外配资业务进行过整治。但在利益的诱导下,证监会的整治效果不彰。就在以上跳楼事件后的6月13日,证监会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关于加强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重申,各证券公司不得通过网上交易接口为任何机构和个人开展场外配资活动、非法证券业务提供便利。
无论从保护投资者还是从控制系统性风险的角度,控制场外配资是当前证券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
但是,依靠监管部门来保护投资者,很多时候是鞭长莫及的,因为监管部门永远不可能控制住投资者的贪婪与恐惧。巴菲特有句名言: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现在是到了让恐惧压制贪婪的时候了。投资者容易变得贪婪,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原因在于,随着牛市的发展,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投资能力变得越来越自信。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这种自信是“虚幻”的。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中小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了56.5%、114.3%、151.1%。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其从这轮牛市中所获得的收益,并不是其高超投资能力的体现,而是市场整体向上带来的“水涨船高”的结果。
考虑到目前的市场,上证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市盈率分别达到20倍、88倍、140倍。这样的估值水平意味着,目前的市场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博弈市”。大多数上市公司在未来一段时期并没有兑现如此高估值的能力。投资者其实也明白这一点,目前买入股票只是因为股价还在上涨,而不是因为上市公司确实“物有所值”。
所以,在目前的大牛行情中,仍要强化风险意识。一方面,证监会要改变过去抽象的劝导式为主的投资者教育,采取更多的案例性投资者教育,特别是要强化教育那些配资入市的股民,“股市有风险”真的不是一句戏言;另一方面,为了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对一些股价暴涨暴跌背后可能存在的证券市场违规,监管也绝对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