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认为,根据去年6月出台的乳业重组方案,到2015年12月,要力争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5%,行业龙头股如伊利股份、贝因美、光明乳业等有望受益。
个股研报个股盈利预测行业研报
===本文导读===
【相关背景】农业部力推奶业一体化经营 行业龙头股望受益
【个股解析】伊利股份:成长路径更加清晰和丰满| 光明乳业:集团资产注入落地
===全文阅读===
农业部力推奶业一体化经营 行业龙头股望受益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15日表示,各地要大力推进奶业一体化经营,培育奶业新型经营主体,健全乳品企业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奶业组织化程度。韩长赋还指出,奶业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婴幼儿健康成长,关系全民族体质提升,甚至关系到国家形象,振兴中国奶业责任重大。
分析认为,根据去年6月出台的乳业重组方案,到2015年12月,要力争形成10家左右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集团,前10家国产品牌企业的行业集中度达到65%,行业龙头股如伊利股份、贝因美、光明乳业等有望受益。(来源:证券时报网)
伊利股份:拟整合区域巴氏乳企,成长路径更加清晰和丰满
公司公告拟重组贵州三联乳业:日前公司公告正在与贵州省贵阳市洽谈关于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的重组合作事宜。三联乳业成立于2001 年4 月,注册资本2,173 万元,经营范围为乳类、饮料的生产、批发、销售等,是目前贵州省规模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截至2014年底,三联乳业账面总资产为9.77 亿元,净资产为2.55 亿元。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53,100 万元,利润1,016 万元。
有助于完善产能布局和优化产品结构:三联乳业是2001 年由政府主导在三家本地如期基础上重组而来,是贵州最大的乳企;三聚氰胺事件后贵州乳企数量进一步减少到5 家左右,三联乳业的龙头地位更加凸显。三联乳业作为贵州区域性领军乳企,在省内拥有完善的低温及常温产品系列,拥有自有奶源保障优势,以及与产品相联系的渠道积累。全国性常温乳企巨头和巴氏奶为主的区域性乳企共存是乳业难以打破的必然格局,伊利股份重组区域乳企,不但填补了贵州产能空白完善布局,而且对于优化产品结构也是一个直接的尝试。
乳业第三阶段的逻辑在龙头身上得到体现,伊利股份的成长逻辑更加清晰和丰满:乳业发展第三阶段是龙头的泛品类化和并购扩张为特征,这是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向。伊利股份进军植物蛋白饮料、开发低温乳酸菌饮料、以及将要推出常温乳酸菌饮料等都是泛品类化的重要举措,进入这些景气品类能够帮助公司找到更多增长助力。随着伊利股份海外资源布局进入收获期,伊利股份的原料和奶粉业务重心将有所转移,但包括低温巴氏奶在内的液态奶重心仍在国内,整合区域乳企成为完善产能布局和产品结构的核心举措。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27.8 元。相当于2016 年25.66 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消费需求疲软时间维持较长导致销售增长持续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