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两市再度大涨,成交量也双双突破万亿,尤其是创业板指数在经历了昨天的快速下跌之后,今天大涨4%,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而近期以来对于指数的走势,我一直在强调没有必要过分地关注,更多的注意力应该放到对于个股的研究上来。细心的投资者发现,最近虽然个股表现活跃,但前期的热门股,尤其是一些高价股表现得却差强人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我个人认为原因出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高价股在近期饱受各方争议,尤其是在每个周末,总会传出各种各样的“被查消息”,暂且不论消息真假,但至少说明,这类个股已经开始“高处不胜寒”了,而这个所谓的“高”,不仅是来自于股价的“高”,更来自于市值的“高”,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反复说过,就A股市场而言,个股市值分布犹如一个钟形,市值特别大和特别小的股票都是少数,大部分个股都在这个钟形的中部,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越往钟形右半部分的公司,它们的市值被拉回的概率就会越大。因此,当一个个股的市值经历了从左到右的炒作之后,尤其是处于钟形的右半边之后,市场自然就会出现“恐高”情绪;二,相比于市值的“高”,这类个股最大的争议其实还是在于公司的基本面变化似乎很难和这样的高市值形成共振,这也就是使得这类股票很难摆脱所谓的操纵、作假的嫌疑。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曲高和寡,就成为下跌的最主要推手。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在判断个股是不是还能涨、还能买的时候,我们必须从基本面和市场面这两个方面来考虑——就基本面而言,不仅看公司当前业绩水平,更要关注企业未来增长前景,尤其是当公司正试图通过转型来实现未来的增长,那么转型的逻辑合不合理,以及转型每一步的落实情况就必须要关注了。因为在我看来,转型逻辑关乎企业未来的方向,方向如果都错了,哪来的前途?而具体转型的每一步结果就是公司的执行力。而就市场面来说,我们必须关注股价是否完全反映转型带来的利好、市值是否具备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尤其是市值,到底处于钟形分布的哪一个区域,这对于判断个股接下来的中长期表现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