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在征信信息不健全、行业监管政策仍未出台的背景下,与担保机构合作已成为我国P2P平台运作中较为普遍的现象。然而,近日河北融投出现兑付危机并牵连到P2P平台,让这一模式再度引发业界热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已有部分P2P平台开始尝试和银行进行合作,以达到增信的目的。在业内人士看来,保险模式、备付金模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由银行提供资金托管,或许是未来P2P行业在资金安全方面的发展方向。
近日,河北省最大、全国第二大的担保平台,河北融投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融投)股东河北融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银监会创新监管部主任王岩岫在每日经济新闻举办的”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上提出了P2P行业的”十大监管思路“,其中就包括:P2P不应汇集资金,在途资金和投资者的资金都应该由银行或第三方机构进行托管,”不能以存款代替托管,托管是独立的监管行为;P2P机构本身不得进行担保,不得承诺贷款本金的收益,不承担系统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
在此背景下,一些新的增信方式正在萌芽。“我们主要通过银行资金清算服务来增信。”通融易贷运营总监黄胜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据黄胜佳介绍,他们的这个资金清算服务,是与广东华兴银行的一项合作,流程如下:一、投资人和借款人注册平台时,将同步开通华兴银行的电子银行账户(弱实名账户);二、投资人充值,通过第三方支付充值到华兴银行的电子账户内;三、投资人投资项目后,华兴银行暂时冻结投资人华兴银行子账户相对应的金额;四、满标后银行直接将相应款项转到借款者的电子账户;五、借款者提现。
通过前述资金清算服务,银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资金监督的作用。广东华兴银行互联网银行部副总经理邱岩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了与通融易贷的上述合作。邱岩称,目前该系统尚未正式上线,还在测试阶段,还未与其他平台完成对接。
据了解,同步开通“弱实名账户”,涉及安全和保密问题,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对许多平台而言,这仍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