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汽车城底特律再度成为世人瞩目的地方。继美国汽车业“三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4月30日在这里宣布破产后,曾独霸全球汽车业头把交椅七十余年的通用汽车公司6月1日宣布申请破产保护。
这一结果并未让市场感到震惊。在3月底提交的改组方案被否后,通用汽车的破产便被提上日程。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曾暗示,“外科手术式”的破产或是负债累累的通用汽车唯一的出路。
已有百年历史的通用汽车大厦倾覆,成就了迄今为止美国制造业历史上最大的破产案。而其颇具传奇色彩的经营史,成为美国汽车业百余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金融海啸掀翻汽车巨头
国际金融市场风雨飘摇的2008年,正值通用汽车百岁华诞。一百年前,波士顿商人威廉·杜兰特在别克汽车的基础上创立了通用汽车公司。此后在营销大师阿尔弗雷德·斯隆手中,通用汽车秉承“不同的钱包、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车型”的战略,成功登上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宝座,并自此开始了长达77年的美国汽车业统治生涯。
经过一百年的发展,通用汽车业务已遍及全球53个国家,员工多达70万人,旗下拥有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欧宝等多个享誉世界的品牌。但自2005年起,这个汽车巨头便出现马力不足的症状,接连曝出巨额亏损。2008年第二季度,通用汽车宣布高达155亿美元的季度亏损,创下全球企业的季亏纪录。也正是在这一年,通用汽车丢掉了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的皇冠,让位于日本同行丰田。
销量持续下滑是通用汽车的致命伤之一。2003年起,通用汽车在北美的销量就直线下降,这造成其营业收入锐减。数据显示,仅2005年至2008年的四年间,通用汽车的亏损额就高达800亿美元以上。
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成为了压垮通用汽车的“最后一根稻草”。一方面,它使得美国汽车市场消费需求进一步下降,造成通用汽车收入骤减,现金流出现紧张。另一方面,通用汽车近年来盈利的支撑点——旗下的通用汽车金融公司(GMAC)也在金融危机中吃足了苦头。GMAC在通用汽车连年亏损的几年里,仍持续创造了每年数十亿美元的利润,但其推出的依赖“信用”的汽车消费贷款模式,造成汽车销售数目虽然上升,但并不能一次性收回购车款。金融危机使得这部分经营出现了大量坏账,拖累了通用汽车的营业收入。此外,GMAC还涉足房地产消费信贷领域,并成为全美五大住房贷款金融机构之一,这使其在次贷引发的金融危机中更是饱受煎熬。
策略失误埋隐患
通用汽车的没落并非始于金融海啸爆发后的朝夕之间,其在过去几十年中的战略和战术失策,为今日的颓败埋下了巨大隐患。这一方面包括沉重的员工福利负担,另一方面还在于其在产品生产策略上过于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