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1)主要合资公司利润率继续下滑;2)轿车持续低迷。
当升科技:三元材料供需格局改善,业绩稳定增长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代鹏举
事件:
公司公布三季报,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58亿元,同比增长18.8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90万元,同比增长223.74%;三季度营业收入2.17亿元,同比增长26.81%,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94万元,同比增长171.44%。
点评:
公司车用正极材料销量占比快速增长,扣非后净利润同比显著增长。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量同比增长30.18%,其中多元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04.88%,而车用动力多元材料的占比由去年同期的0.54%提高至37.39%,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08%,扣非后净利润增长74.66%。一方面,小型锂电正极材料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同时原材价格上涨,导致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公司车用正极材料占比提高,净利润同比显著增长。
中鼎高科在手订单丰富,对公司业绩形成支撑。中鼎高科获取订单能力大于预期,截至5月底,中鼎高科在手订单实现收入1.58亿元,超过全年营收目标。同时中鼎高科与公司消费类锂电正极材料拥有相同的下游客户群体,协同效应显著。
随着高镍多元材料产能释放,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将进一步提高。目前,公司车用高镍多元材料由于产能所限无法满足客户订单需求,未来随着海门二期扩产,车用动力材料将持续贡献公司利润。此外,公司与韩国GSEergy签订《合作意向书》和《市场开发合作协议》,开辟国内NCA市场。随着高镍多元材料产能进一步释放,公司营收和净利润进一步提高。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公司目前车用高镍正极材料占比提升,处于供不应求态势,随着海门二期多元材料明年有望投产,公司营收和净利润进一步提高,此外中鼎高科并表将增厚公司业绩。预计公司2015-2017年的每股收益为0.07、0.55和0.8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增速低于预期;同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低于预期。
万丰奥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Q4业绩可期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曲小溪
投资建议
1.6L及以下购置税减半将刺激四季度汽车市场回升,公司汽轮业务收入将止跌回稳;公司涂覆业务具备技术垄断优势,新项目推广将持续提升公司综合盈利水平。镁瑞丁注入预期,公司将受益汽车轻量化趋势。我们预测,考虑镁瑞丁注入,2015年-2017年对应EPS分别是0.67元、0.97元和1.21元,对应PE为45、31和25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投资要点
事件:10月20日,公司发布2015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2015年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41.35亿元,同比增加3.93%,其中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82亿元,同比增长-1.26%;1-9月份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4.12亿,同比增长36.08%,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49亿,同比增长82.18%;1-9月份,公司实现每股收益0.48元,同比增长37.14%。
受国内三季度汽车市场低迷影响,营业收入增长低于预期:我们判断,公司三季度营业收入下滑主要原因如下:1)7-9月份我国汽车市场陷入低谷,乘用车产量同比增速为-8.9%(一季度是10.7%,二季度是2.1%),汽轮业务作为公司第一大业务(占比超60%)明显受汽车行业景气下行拖累。2)公司摩轮业务以出口印度等市场为主(出口比例70%左右),2015年以来印度摩托车市场持续下滑,其中9月份印度轻型摩托车销量下滑21.2%,需求明显不足,导致公司摩轮业务收入呈下滑趋势。
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26.6%,明显高于去年同期的毛利率水平(22.9%)。综合毛利率的提升得益于以下3个方面:1)主要原材料A00铝价格持续下滑带来的成本降低。2)宁波达克罗的并表,达克罗涂覆业务毛利率为55.5%,远高于公司轮毂毛利水平,并表提升整体盈利水平。3)公司通过不断优化市场结构,提升产品工艺,增加高溢价产品比例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提升,逐渐提升中高端汽轮产品比重。
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大幅下降助力提升利润水平:公司2015年Q3销售费用为3355万,销售费用率为2.4%,低于去年同期的2.9%,公司对销售费用率的有效控制已见成效。另外,受益三季度人民币汇率的提升,公司汇兑收益提升,财务费用大幅减少,三季度财务费用仅为-1459万元,远低于去年1586万元。
公司2015年Q4业绩可期:1)受益于1.6L及以下购置税减半政策,四季度我国汽车市场将明显回升。汽轮业务有望回归中高增速。2)公司涂覆业务具备技术垄断优势,新项目的不断推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毛利水平。
镁瑞丁注入预期临近,公司将成为轻量化标杆企业:镁瑞丁注入已成定局,我们更看好镁瑞丁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各国对汽油排放标准日趋严格,轻量化将是企业实现达标的有效途径。尤其是我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管理办法(草稿)》的制定,对不达标企业将进行严厉的经济处罚,使得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大规模推广具备经济性。镁瑞丁注入公司将具备技术和资源优势,充分受益这一趋势。
风险提示:减税政策效果不及预期,汽车销量进一步下滑,镁瑞丁注入进度慢于预期,吉林、重庆等新工厂投产进度慢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