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打造"3D互联网+"平台。公司坚定的向3D打印互联网+方向转型。打造亚洲领先的设计驱动创新应用的3D打印云平台,用户数已突破25万人。公司不断透过改良技术来拓展3D打印的应用领域,充分在各个领域中掌握先行者优势。金运模式又是国内完善的3D打印商业模式,透过互联网的结合实现硬件+软件+内容+服务的整合。与国际知名的3D打印公司合作,实现技术、资源的互补,强强联合下也为线上"云平台"打造坚实的后端实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3D打印因应用领域正在拓展且尝试进入高成长产业如军工产业,另外互联网对公司不仅带来业绩的提升,也将加速应用领域的拓展。而金运模式将带来更深入的产业链结合。预测2015-17年EPS分别为0.21、0.39和0.73元(不考虑非公开发行股票对股本的影响),给予公司目标市值100亿元,对应股价79.37元,对应2015-17年动态PE分别为378、204和109倍市盈率。
风险提示。潜在竞争者的存在;下游需求拓展不利;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未被批准。
苏大维格:Metal Mesh能否放量是公司最大看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厦门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潘永乐
公司主营业务按应用端分类包括镭射包装材料、公共安全防伪、新型显示和照明三大类别。
传统镭射包装材料业务步入成熟期,行业增速平缓。2013 年,国内烟酒标产品的市场空间约为50 亿。由于行业进入成熟期,市场增速较为缓慢,年均复合增速约5%。公司掌握上游镭射膜生产工艺,能够实现原材料的自给;同时掌握微纳光学技术,能够通过自主研发生产设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
公共安全防伪膜目前市场空间较小,未来潜在的增长点有待于机动车牌防伪膜及新版人民币防伪条市场的确立与打开。公司目前为机动车驾驶证、行驶证防伪材料的唯一供应商,并与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具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该细分领域处于市场垄断者的地位。但由于细分市场空间相对较小,因此未来对公司营业收入的推动作用将较为薄弱。
积极进入的导光膜/板和导电膜市场均是百亿级的市场,且未来3 年内仍有可能维持较高的增速。导光膜/板:目前公司导光膜产品基本切入国内品牌手机厂商并开始贡献业绩,未来需关注公司导光板产品的市场开拓进度。导电膜:触控NB、触控AIO 渗透率低,产品中大尺寸的特性为metal mesh、SNW 等技术路线提供了用武之地,未来成长空间值得关注。公司是国内掌握metal mesh技术并能实现量产的的两家上市公司之一,相比业内竞争对手而言,公司进入触控膜领域的时点较晚,历史负担轻。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净利润未来2 年复合增长率约103.33%,2014 和2015 年EPS 分别为0.24 元、0.67 元。
随着导光膜和导电膜新市场的开拓,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有望发生重大积极变化,因此我们首次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主要风险:大尺寸触控市场出货量低于预期、导光膜与导电膜项目市场拓展力度不及预期。
南风股份:核电重启业绩有望反转,3d打印进展顺利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邹润芳,王书伟
核电重启业绩有望反转,引入核电人才助力发展.
公司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通风与空气处理系统设计和产品开发、制造与销售的企业,HVAC 产品技术领先,在核电领域占有率较高。
2015 年是我国核电重启之年,红沿河核电站5 号机组已于3 月29 日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沿海地区新建核电项目建设重新启动。据中核集团董事长孙勤表示,全国预计将有6 至8 台核电机组开工建设。受益于核电重启,公司业绩有望反转。
公司2014 年12 月29 增补常南为副董事长,常南2014 年9 月起任南方增材副董事长,之前在核电领域积淀很深,曾任中电投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将为公司核电及3D 打印带来相关人脉资源。
与上海核工程研究院合作,3D 打印进展顺利.
公司子公司南方增材2015 年2 月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签订的《技术服务合同》,南方增材为上海核工程研究院提供核电主蒸汽管道贯穿件模拟件,并配合进行市场推广,合作期两年,技术服务费200 万。
通过与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的技术合作,将加快该技术在核电领域运用步伐,开启重型金属 3D 打印技术产业化之门,具有重要意义。
收购中兴装备完成,协同效应明显.
公司已经完成了中兴装备100%股权收购,并于2014 年7 月合并报表,中兴装备主营业务是为石化、核电、新兴化工等能源工程重要装臵提供特种管件产品,与南风股份现有业务结合,协同效应明显。
投资建议:买入-A 投资评级,6 个月目标价125 元。我们预计公司2015 年-2016 年的EPS 分别为1.0、1.3、1.5 元;公司主业反转,3D 打印进展顺利,6 个月目标价125 元。
风险提示:3D 产业化进程失败,核电建设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