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财报符合预期;2015下半年新订单动能升温
研究机构:元大证券
维持“持有-超越同业”:2015年2季度财报大致符合本中心预期。与中国中铁(601390CH,持有-超越同业)情况相同,中国铁建2015上半年新订单同比衰退,系受到中国铁路招标时程影响,加上使用新财务机制前的过渡期以及公共私营合作制(PPP)。然而,管理层表示7月新订单强劲,并向投资人再次保证2015全年度铁路新订单将同比增长。考虑新订单半年增长率强劲,本中心预期中国铁建股价有望在2015年3季度反弹。然而,若“十三五”计划的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低于预期恐对该股形成风险,计划将于2015下半年公布。本中心2015-17年盈利估值大致维持不变,但2016年预估市盈率倍数自30倍下调至16倍,以反映更加保守的市场氛围,据此调降目标价。
2015年2季度财报大致符合预期:2015年2季度每股收益人民币0.24元(环比增长45%、同比增长率持平)较本中心预估低6%,并达到市场2015全年估值的24%,大致符合预期。该季营收较本中心预期低11%,但毛利率8.3%(高于2015年1季度的7.7%与2014年2季度的7.0%)优于我们预估的7.1%,主要归功于原物料价格降低且成本控制较佳。财务成本与少数股东权益高于预期。
与中国中铁情况相同,中国铁建2015上半年新订单疲弱:整体新订单价值人民币3,180亿元,同比下降18%。铁路、城市铁路与地方建设的同比降幅最高,分别衰退38%/43%/56%,道路建设区块增长最为强劲达57%同比增长率。海外新合约为人民币620亿元,占新合约总价值的19%。在手订单价值人民币17.6亿元,较2014年末水平降低2%。
中国中车:业绩增长平稳,未来海外业务拓展及动车组进一步国产化值得期待
研究机构:东吴证券
事件:公司公告2015年年报,实现营收2,419亿(+9%),实现归母净利118亿元(+9%),扣非归母净利92亿(+101%),eps 为0.43元(+5%),资产负债率为64%(-2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现1.5元(含税)。
总体业绩稳定增长,“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与“新产业”两块业务超预期。分业务看,铁路装备板块营收同比增加3%,但是结构有所变化,动车组销量增长(同比增加22%,按辆计),客车和货车销量下降。现代服务业营收减少5%,主要是物流和贸易类的收入减少,但成本也同期减少7%,是产品结构变化所致。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的营收比上年同期增加36%,主要是本期城轨地铁车辆的交付增加所致。新产业的营收比上年同期增加28%,主要是市场开拓有效,发电设备和汽车装备收入同比有所提高。考虑政府2016年铁路板块投资稳定,以及公司新产业业务的协同发展,预计2016年营收可以保持10%左右增长速度。
国内营收保持稳定,国外营收大幅增长。公司中国大陆地区营业收入占总收入比89%,营收同比增加约5%;其他国家或地区营收占总收入比11%,同比增加67%,这主要是因为公司国际业务拓展有效,本报告期内交付量增长所致,这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毛利率保持稳定,重视创新,研发费用大幅增加。公司2015年综合毛利率为20%,同比持平;分业务,各项毛利率也基本持平。销售费用同比-0.05pct,主要是预计产品质量保证准备增加,以及海外收入增加引起的运输费增加所致。管理费用较上年同期+0.47pct,主要是研发费用、无形资产摊销、工资性费用等支出增长所致。其中研发支出99.5亿元,同比增长19%,主要是在中国标准动车组上的产品研发的投入,反映出公司对原始创新的重视。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0.64pct,主要是减少了短期融资券和借款等有息负债相应利息支出减少,资金成本同比降低,另外汇兑收益同比增加,从而导致财务费用减少。
考虑到2016年铁路投资总额基本与2015年持平,新产业和现代服务产业需要时间培育,预计2016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仍维持在20%左右。
存量订单充裕,增量订单可期。公司全年实现市场签约额2875亿元,其中国际业务实现出口签约额57.8亿美元,期末在手订单为2144亿元,这为2016年业绩的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