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我们认为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35元、0.39元和0.41元,以2014年6月12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PE为36.49倍、31.96倍和30.9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经济复苏缓慢,政府宏观调控方向具有不确定性;
2、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放缓以及铁路总公司延迟火车招标风险;
3、如果公司募投项目产能扩张放慢,可能会延迟公司业绩释放;
4、新产品还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得到进一步检验,存在一定实践性风险。
中国中铁 :新签订单降幅收窄,海外业务值得期待
研究机构:申万宏源
公司前三季收入增速为0.15%,净利润同比增长11.8%,符合预期。201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301.8亿元,增速0.15%,与半年报-0.9%收入增速相比,增速转正;实现净利润79.1亿元,同比增长11.8%;其中Q3实现营业收入1568.1亿,同比增长2.3%,净利润31.04亿,同比增长3.03%。
主动战略调整使得物贸板块收入下降,是影响总营收增幅的主要原因。公司主业基建收入同比实现6.4%增速,其中铁路建设收入增长2%,公路建设收入增长10.6%,市政建设其他业务收入增长9.4%,主业增速平稳。由于公司对物资贸易板块进行战略调整(调整前毛利率2.05%),使得物资贸易板块收入同比减少200亿元。最终导致公司前三季度收入实现同比小幅增长。
毛利率提升0.39个百分点,但资产减值损失/收入提升使得净利率持平。公司综合毛利率10.62%,基建业务和其他板块毛利率分别提升0.19个百分点和9.51个百分点带动公司综合毛利率上升0.3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5.11%,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35%,同比下降0.06个百分点;人工成本增长导致管理费用同比上升0.12个百分点至3.96%;降息、融资结构优化和内部资金使用周转提升等正向影响使得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至0.8%。资产减值损失收入比例提升0.4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物贸板块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因此虽然毛利率提高但净利率持平。
宏观经济影响造成现金流压力增加。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7.17亿元,同比多流出24.28亿元,其中现金流入同比增长只有2.3%,而流出同比增长为2.8%,收现比98%,下滑1.8个百分点,付现比103.71%,增加5.76个百分点。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流出方面,一方面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资金的支付仍然较为集中;在流入方面,实体经济下滑导致项目结算和工程支付滞后,现金流入减缓,导致公司前三季度现金流继续为负。
新签订单降幅收窄,海外订单同比增加。2015年公司前三季度新签订单5515.6亿元,同比下降8.9%。Q3单季度新签订单2201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前三季度基建业务新签合同额4448.2亿元,同比减少4.9%,其中新签铁路合同额1505.3亿元,公路合同额673.4亿元,市政合同额2269.5亿元,同比分别出现4.6%,4.1%和5.4%的下降。勘察设计与咨询业务新签合同同比增长16.4%。工业设备与零部件制造业务新签合同同比增长25.9%。公司前三季新签海外订单362.3亿元,同比增幅3.6%。未来收益于“一带一路”政策催化,在铁总牵头下公司将积极参与中老,中泰,印尼高铁投标建设,加快铁路“走出去”步伐。
维持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15-17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5%/16%/17%,EPS分别是0.52/0.61/0.71元,对应PE为24X/20X/17X,维持增持评级。
新筑股份 :转型之路,任重道远
研究机构:国海证券
前三季业绩大幅下降,符合预期201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下降22.20%;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0.79亿元,同比下降444.98%,符合此前预期。公司桥梁功能部件、搅拌设备、路面施工机械等传统业务处于景气下行周期,轨道交通等新兴业务尚未产生规模效应,导致业绩大幅亏损。
全年业绩预亏,转型迫在眉睫三季报预期全年业绩亏损达到15300万元-15800万元,同比大幅下降;将创下上市以来历史新低。公司自2012年以来,业绩持续萎靡,转型需求迫切。公司近年积极布局轨道交通领域,力求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积极关注公司轨道交通业务的发展公司轨道交通业务以现代有轨电车系统产业为主,立足成都,辐射云贵川藏等西南片区,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与北车、中铁等产业链巨擘的合作,掌握了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关键技术,具备产业化能力。公司签署了新津、宜宾两地有轨电车建设、运营项目的框架协议,项目一旦实施,将标志着公司业务转型的重大突破,有望带来业绩提升。
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业绩趋于底部,传统业务有望企稳,新兴业务受益于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我们预测2015-17年EPS为-0.24、0.10、0.17元/股,对应PE为-47、115、65倍,关注公司转型所带来的盈利能力复苏及业绩增长,首次给予“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轨道交通业务业绩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