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营收、净利恢复两位数增长
贵州茅台 600519
研究机构:华鑫证券 分析师:万蓉
贵州茅台发布2016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89亿元,同比增长16.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89亿元,同比增长12.01%;基本每股收益3.89元,业绩好于市场普遍预期。
营收/净利恢复两位数增长:一季度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均有两位数的增长,也显著高于公司3月提出2016年收入增长4%的目标。对比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326.6亿元,同比增长3.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1%的业绩,2016Q1的营收和净利均已接近去年全年的1/3。
业绩增长主要贡献来自核心产品53度飞天茅台的热销。公司还在一季度工作会议上提出:预计二季度仍会延续发展势头,计划今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要超过全年计划的60%。
毛利率基本稳定,期间费用下降:2016Q1毛利率92.54%,同比下滑0.8pct,期间费用下降2.7pct至10.46%,主要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优化;净利润同比下降2.1pct至47.7%,主要是公司消费税税基提高所致。
现阶段价格体系稳定,“蓄水池”不断丰沛:53度飞天茅台市场价格体系近期较稳定,春节前批发价达到880元,春节后基本保持在850元左右,并未大幅下跌,清明节期间还再次小幅上涨,国内部分地区再出现货源紧缺现象,相对应的经营财务数据也有体现:2016Q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54.9亿元,同比增长51.05%;预收款项达85.45亿元,较期初增加近3亿元,再刷新去年末的历史新高记录。综合来看,预计茅台业绩将进入新的、健康的增长周期。
未来看点:(1)在经历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减产、降价后,白酒行业的价格已趋于稳定,虽然现在讨论整个行业是否已经触底反弹为时过早,但高端白酒最差的时代已经结束,商务消费和自饮消费已逐步取代之前的三公消费,预计贵州茅台将进入新的、健康的增长周期;(2)系列酒一直以来都是公司的短板,2014年末公司还单独成立了酱香酒公司来运营系列酒。去年茅台酒营收为315亿,系列酒营收仅为11亿,同比增长18.49%。这样的业绩显然与茅台“做强茅台酒,做大系列酒”的战略定位不符,迅速提高茅台酱香酒的市场份额已迫在眉睫。4月19日,此前一直空缺的茅台酱香酒公司总经理一职,已由茅台集团技术开发公司董事长、贵州茅台副总经理李明灿兼任,可见公司在要在中高价位酱酒上占据市场份额的决心。当然,系列酒短期之内体量还很小,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贡献有限;(3)公司还就茅台国际大酒店等项目追加投资,并将原经营范围上增加“酒店经营管理、住宿、餐饮、娱乐、洗浴及停车场管理服务”,进一步实现多元化经营。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2016-2018年公司EPS将分别达到13.74元、15.17元和17.09元,按照2016年4月20日收盘价238.44元进行计算,对应2016-2018年动态PE分别为17.4倍、15.7倍和14.0倍,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白酒行业竞争加剧;(2)食品安全问题。
五 粮 液
五粮液:回归价值,重回增长
五粮液 000858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刘舒畅
营业收入同比大幅提升,预收账款“蓄水”加深:公司16年收入/利润目标为238亿元/88亿元,一季度分别完成目标的37.07%/32.9%,销售季节性特征加强。白酒行业“弱复苏,强分化”趋势确立,一线酒率先受益复苏,公司作为白酒龙头企业一季度收入实现两位数强势增长,我们预计普五、五粮醇、五粮春等均实现较大幅度同比增长。一季度蓄水池预收账款达到68.26亿元,环比大幅提升242.33%,达到历史高位水平,“蓄水”加深显示经销商打款积极,下游需求持续回暖;应收账款同比提升36.56%,主要系非酒类产品采用先货后款结算方式所致。同时,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60.70%,主要系采购额相应增加及支付各项税费增加所致。
回归价值,强势提价:自3月26日起,普五的出厂价将从659元调高至679元,并取消每瓶30元市场支持费用,强势提价将逐步引导价格回归内在价值。
控量保价,精细管理:为实现顺利挺价,公司将对全年未执行计划任务量降低20%,目前普五一批价630-640元左右,我们预计年内大概率可解决倒挂问题,提高经销商盈利水平。同时公司对渠道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逐步形成良性的量价体系。
期间费用率略有下降,盈利能力同比提升:公司一季度毛利率达69.84%,同比提升0.36pct;销售费用率12.76%,同比增加0.63pct,系加大市场打造力度所致;管理费用率6.49%,大幅下降1.51pct,显示经营效率大幅提升。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率达32.89%,同比提升0.22pct,盈利能力同比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1.99元,2.21元和2.4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复苏放缓;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山西汾酒
山西汾酒:控费用效果初显,未来持续关注改革进展
山西汾酒 600809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 分析师:李强,陈鹏
事件:2015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1.29亿元(+5.43%)、5.21亿元(+46.34%),EPS为0.60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52%。2016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71亿元(+2.45%)、2.95亿元(+3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