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科技4月27日也获中植高科投资、上海中植鑫荞投资等16家机构的调研。据介绍, 公司控股子公司大富网络拥有原创的沉浸式VR互动3D开发引擎及交互式教育平台。如代表平台Paracraft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可沉浸在内进行学习和创造的互动式虚拟现实环境,可进行包括3D电影、建筑家装、3D工业设计、程序设计等在内各个领域的教学和自学。同时还可在统一环境下进行互动交流,成为终身学习的平台。公司认为,随着微软Minecraft教育版的发行及在国外各教育机构的推广,国内对此类平台的认可度将得到迅速的提高。
A股广电系公司近期则掀起“VR圈地运动”。佳创视讯、天威视讯双双宣布,拟共同开展“VR+广电”产业化运营合作;湖北广电公告先后与佳创视讯、永新视博、光线传媒和杭州当虹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合作协议。
佳创视讯是上周机构调研最频繁的公司之一。4月26日至28日间,公司连续接待了南方基金、国金证券、招商基金、信达基金等在内的三批次机构。调研纪要显示,拟成立的VR产业公司将制作传播全景视频(电视+机顶盒)、沉浸式VR内容传输(机顶盒+手机头盔)和裸眼3D视频(3D电视)三方面的内容。(证券时报)
从概念到商业 虚拟现实迎发展契机
当概念与热情充斥VR(虚拟现实)市场,是时候冷静思考其真正的商业逻辑。
从美洲CES到欧洲MWC,从互联网巨头到创业小兵,从硬件商、内容商到平台商,业界公认VR(虚拟现实)技术将成为未来产业趋势。对于市场前景,国际各大投行给出的预测空间从300亿到数千亿美元不等。
VR的未来很丰满,但现实的骨感却不得不正视。当下,VR及其产业参与者如何盈利?三五年内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在巨额融资的补给下,互联网巨头及其支持的技术大咖暂时不必思考这一问题,但数以千计的VR小微创业者,他们的光荣与梦想又在哪里?
“VR首先是一种体验方式,然后才是一种技术。”SIMON,这位2015年年末创立全影火柴VR的澳洲海归认为,“当全行业在提倡产业升级的时候,这是VR这种全新体验的存活空间。”SIMON的创业思路是“VR+传统垂直行业”,例如其合作的365淘房、安居客等。
SIMON并非孤例。“VR+”成为目前创业者、投资人眼中“VR从概念到商业”的突破口。于是乎,从最早的游戏、视频、音乐、主题公园,到后来的地产、家装、旅游、教育、社交、购物,甚至医疗健康、智慧城市、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考古探险等专业化领域,“VR+”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且正在野蛮生长。
据记者的调研目光锁定在了一些“VR+”小项目身上,以期近距离观察:经营现状怎么样?发展痛点与爆发时机在哪里?如何考虑C端与B端的机遇?行业参与者怎样看待未来格局?
“VR+”涉足百业
记者采访调研获悉,“VR+”涉及的行业已拓展至近20个,新创公司数以百计——有的是巨头内部孵化的新项目,有的则是技术掌握者的再创业,且越来越获得资本的垂青。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句话用来形容当下的VR市场可谓恰到好处:再诱人的规模预期也改变不了消费市场普及率低迷的现状。所有人都在等待一个现象级产品的出现,可以让VR的概念在一夜之间实现巨大的商业化成就,就像iPhone4之于智能手机。
硬件上的成就非一日之功,但这也倒逼VR参与者们——要想实实在在、接地气地发展,需要在更多商业领域甚至专业领域进行充满想象力的尝试。
由此,“VR+”应运而生。
没有完整的统计数据可以告诉我们,目前国内“VR+”项目究竟涉及多少行业、有多少新创立公司。仅在记者采访调研获悉的信息中,“VR+”涉及的行业已拓展至近20个,新创公司数以百计——有的是巨头内部孵化的新项目,有的则是技术掌握者的再创业,且越来越获得资本的垂青。
最受关注的当属游戏——这一VR技术天然的内容应用。数据显示,巨人网络、游久游戏、恺英网络、游族网络等国内游戏上市公司几乎全部在VR产业做了投资布局;各类VR游戏创业团队也层出不穷。
4月26日,HTC Vive中国战略暨VR生态圈大会落下帷幕。该生态圈涉及游戏、影视及各类垂直行业新应用,VR业新秀——奥秘游戏在八百团队中脱颖而出,赢得两项提名并揽获大奖,并受邀在大会现场展示作品《画境》。
“我们设计这款游戏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款游戏给玩家带来一段充满温馨和想象力的冒险旅程。奥秘游戏确实是行业内比较新的成员,我们一直致力于成为VR游戏中的暴雪。”奥秘游戏的创始人徐奥林如是说。
第二个“VR+”的天然行业是视频娱乐,包括电影、电视剧、直播甚至演唱会等。
一如游戏产业,国内大型影视类上市公司也均对VR进行了投资,如万达影业、华谊兄弟、光线传媒、华策影视等。此外,爱奇艺发布了一款非商用的VR应用;优酷土豆集团启动了虚拟现实内容的制作;天威视讯与佳创视讯签署了“虚拟现实产业化运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虚拟现实+广播电视”产业化运营合作;张艺谋、高群书等知名导演也纷纷宣布要拍摄VR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