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点评:
业绩稳健增长,看好数控金属成型机床下游需求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5年一季度我国金属成型机床累计销量约7万台,同比小幅下滑8.75%,而江苏省以2134台数控金属成型机床的累计产量位居各省之首,公司主营业务增速基本符合预期,2015Q1单季度营业收入为历年一季度最好水平,由于二、三季度的业绩通常较好,我们有理由期待公司2015Q2的表现。
期间费用率控制合理,盈利能力稳定。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费用率略有下降,财务费用率有所提升,总体来看,期间费用率控制合理。销售毛利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销售净利率小幅下降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营业外收入的变动。
与徕斯合作生产线性机器人本体已经有一定进展。第一批订单正在组织生产,二季度定会有所突破。目前的关注点在于公司能否尽快完成不同型号机器人本体的生产要求,争取后续更多订单。
看好公司在机器人业务领域的拓展,维持“推荐”评级。我们认为公司与徕斯的合作打开机器人本体与机床主业协同带来的想象空间,同时我们也看好公司通过创科源渠道拓展汽车行业三维激光加工新领域。我们预测2015年-2017年EPS(最新摊薄)分别为0.31、0.39和0.45元,考虑到公司正进行多维度的产业链布局,业绩增速有望超预期,从市值角度看,公司股价仍有上行空间,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与库卡徕斯合作进度缓慢,机器人本体生产不达预期;收购无锡创科源进度不达预期;机床行业景气度下行等。
蓝英装备:三季度环比好转,现金流大幅改善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后立尧
事件:公司公告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13.7%,三季度单季度增长3.1%。
评论:
三季度业绩环比好转,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管廊项目回款慢但一定会收回。2014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8.6%,净利润下降13.7%,主要原因是2014年上半年沈阳市浑南新城综合管廊工程建设项目收入确认延后,因此公司前三季度整体利润有所下降,但管廊项目从10月起就开始回款,根据协议本月政府应支付2.64亿元。公司第三季度收入与利润较同比分别增长4.1%和3.1%,环比改善明显。另外,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793.6万元,同比增长150.9%。说明公司由收入导向变为现金流导向的策略取得了效果。
公司打造三大主业:智慧城市、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公司董事长技术出身,最早在沈阳机床研究院,后来给西门子代理起家,接着进入冶金、电力、市政等自动化系统集成领域,又从轮胎自动化系统集成进入轮胎成型机制造。公司传统主业是轮胎成型机,2012年成立两个子公司做智慧城市、工厂自动化业务,形成了智慧城市、智能装备、系统集成3大主业。公司未来三年内的产品发展计划包括:①高端轮胎成型机;②耗能工业智能单元集成系统;③柔性工业物料输送系统;④高端数控机床及电主轴单元;⑤自动化专用设备(或生产线)电控系统解决方案;⑥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等。公司2012年完成业务布局,12、13年收入增速分别高达103%、73%,14年由于政府管廊项目资金到位问题,拖累了公司业绩,从15年开始公司重新走到快速发展期,预测15年后公司每年将保持30%左右的净利润增速。
业务一:智能装备业务:公司的智能装备包括机专机(成型机,机械事业部)、电力自动化(配电、仪表)。
(1)。轮胎成型设备:公司06年进入轮胎成型机市场,公司多做商用车,13年开始做半钢胎。竞争对手是软控股份、赛象科技,公司只做最核心的部分。目前国内子午线轮胎成型机市场年需求量约500套,软控销量约100套,蓝英装备约60套。预计13年销量约60套。公司目前成型机产品为全钢一次成型机,均价大概500多万,国内半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主要依靠进口,蓝英装备在研的半钢成型机预计均价500多万,毛利率和全钢的差不多。从市场需求来看主要来自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更新需求。从新增市场来看,客户在经历了2011-2012年低迷期之后,随着汽车销量好转和保有量增加,下游客户2013年开始扩充产能,公司订单也随之增多。从更新市场来看,目前我国轮胎成型机市场保有量在2000多台,多是2003年后购置的,全钢和半钢比例大概1:1左右,轮胎成型机寿命10年左右,更新需求已开始释放。
(2)。电力自动化:公司自动化项目还涉及到冶金、节能、市政、地铁等领域。电力做发电+输送电自动化,13年公司电力行业收入将数倍增长。水处理方面公司主要做市政、净水、污水处理中的三电及自动化改造。冶金行业公司主要做节能环保型加热炉控制系统等。
(3)。参股进军机床电主轴市场:公司与德国DVS合作成立联营公司,主要生产高端数控机床及电主轴单元,国内年需求量约1万根。未来电主轴替代人工及皮带业务前景广阔。
业务二:智慧城市:管廊项目具备先发优势,回款没有风险:公司对智能化城市产业链中的安防、消防、节能减排、再生资源等进行全面布局。公司12年以BT方式中标沈阳管廊项目,合同总金额约为11亿,管廊项目适合新城区建设,老城市做成本高。长期来看,管廊可以节省土地,经济效益显著。根据公司9月披露的补充协议,管廊一期已于2013年10月底完成交付进入回购期,2014/10、2015/10和2016/10月分别支付2.64/2.85/2.71亿元;二期将于2015年6月进入回购期,剩余约2.6亿元分三年支付。另外,公司10月公告发行2.6亿公司债获批,将为公司管廊项目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受部分地段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影响鉴于甲方前期工作原因,导致管廊二期的建设期间延长。经合同各方确定管廊二期的建设期自2012/10-2015/6,管廊二期的回购期自2015/6-2018/6,管廊二期的回购价款支付时间分别为2016/6、2017/6、2018/6月。我们判断公司凭借项目经验后续可能接到其他城市管廊项目订单。
业务三:系统集成(工厂数字化):数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卖的是设备+管理:工厂自动化经历了3个阶段:单机-连线-车间自动化。之前公司一台成型机600万,10台卖6000万,现在让客户加1000万把数字化车间改造。公司的理念是“通过数字化把各生产流程数字表现出来,有助于优化流程、提高绩效,并激发出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对客户来说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管理费用。今年公司数字化工厂业务发展很快,1个工厂的1个车间改造收费就几千万。公司做好数字化工厂有三大优势:行业知名度、工艺熟(工艺改造、固化)、IT工人。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4/15/16年EPS为0.33/0.45/0/59元,对应PE为45/31/24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传统业务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2.管廊项目收入继续延迟,拖累公司业绩。
沈阳机床:数控机床龙头风范,千亿市值不是梦想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刘孙亮
数控机床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于1993年5月由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友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和辽宁精密仪厂四家联合发起成立,隶属于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1996年7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具备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成套技术装备的能力,同时也为国家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提供数控机床。
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普通车床、普通钻床、普通镗床及其他。目前共有产品300多个品种,千余种规格,市场覆盖包括全国及其他80多个国家。其中,中高档数控机床已经批量进入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
我国数控机床前景广阔。我国数控机床起步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后,我国数控机床及系统的生产能力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从2003年起,我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数控机床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发达国家数控机床产量数控化率的平均水平在70%以上,产值数控化率在80-90%左右。而我国虽然机床行业的产量数控化率正在逐年提高,但是整体数控化率仍然较低,因此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尚有较大潜力。
作为龙头企业,公司产值常年排名世界前20位。所研发的i5数控系统也是中国机床的领先技术。公司目前掌握的核心技术已经实现了智能补偿、智能诊断、智能管理。而对于整个数控机床市场而言,目前公司所生产的数控机床类产品也已经占据市场份额的六成左右。
预计2015年数控机床将占营业收入的75%左右。而普通机床类业务占比可能继续萎缩,主要原因是工业4.0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公司普通机床的产销比重势必将有所下降。但是结合销售毛利率而言,对公司业绩不会有太大影响。
我们认为公司随着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需求量的增长都将为公司未来的业绩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我们预计公司2015和2016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038元和0.057元。结合行业当前估值水平,我们给予沈阳机床“强烈推荐”评级。
智云股份:收购鑫三力,切入新兴的3C 自动化领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吕娟,黄琨,王浩
结论:公司拟支付对价 8.3 亿元收购鑫三力 100%股权,切入快速增长的3C 自动化领域,将大幅增厚公司业绩提升成长性。本次收购前,由于此前对原有主业成长性预期略高,下调2015-17 年EPS 至0.26(-0.04)、0.29(-0.07)、0.34 元;假设本次收购完成,预计2015-17 年EPS 分别为0.62、0.78、0.95 元。考虑到拟收购资产优质,基于行业可比估值水平给予公司一定溢价,目标价由21.94 元提至62 元,维持增持评级。
通过收购鑫三力,切入快速增长的3C自动化领域,提升公司成长性:①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支付对价8.3亿元收购鑫三力100%股权,进入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组装和检测行业。②鑫三力是国内少数几家可以为平板显示模组厂商提供全自动模组组装及检测设备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客户包括深天马、京东方、TCL、创维、合力泰、同兴达、欧菲光等知名企业。③平板显示模组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随着3C行业需求增长,平板显示产业规模急速扩张。2013 年我国以液晶面板为代表的平板显示产业规模达1,070亿元,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至11.4%。预计到2015 年中国大陆将建成9 条8.5 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超越中国台湾地区,成为全球第二大平板显示生产基地。③我们判断工业自动化在3C方向的应用最有增长前景,公司通过鑫三力,可以充分享受3C自动化盛宴。鑫三力2015-17年承诺业绩分别为6000、8000、10000万元,将显著增厚公司现有业绩。
风险因素:整合风险、技术不能及时更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