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能源局印发《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推进转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行动目标,到2020年,中心城市(区)智能化建设和应用水平大幅提高,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乡村及偏远地区全面解决电网薄弱问题,基本消除长期“低电压”。
《行动计划》还提出,通过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有效加大配电网资金投入。2015年至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其中2015年投资不低于3000亿元,“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21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101万公里。
业内人士表示,《行动计划》对配电设备要求大幅提升,如到2020年中心城市核心区新建线路电缆化率达到60%、满足1.2万座充换电站、480万台充电桩接入需求,将有利于相关配电设备上市公司提升市场占有率和业绩。
此前,工信部、质检总局、发改委共同发布关于印发电力行业《配电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计划完善高效配电变压器配套体系建设,开展高效配电变压器制造和应用示范,提升高效配电变压器产业化能力。
事实上,配电网升级势在必行。输配电网一直被认为是电能传输的关键环节,在测量、监视、控制和保护方面的技术输电网上得到更多的关注,相比而言,配电网发展较慢。配电网建设是制约我国供电质量和运行效率提高的主要瓶颈。而就整个电网来讲,有50%以上损耗是在配电网领域产生的。未来配电网的发展、建设和设备制造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输配电行业投资接近5400亿元,比“十五计划”增长了一倍,年增长率为50%;“十二五”电网建设投资25500亿元,比“十一五”又增长110%。配电网在电网投资中的占比也从2006年的34%提升至2013年的59%。配电网行业长期受到政策的鼓励,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014年以来,有多个地方开始配电网改造。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启动实施了今年新增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在2015年初已安排超过900亿元的农网投资规模的基础上,新增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投资673.8亿元,全年农网改造升级投资将达到近1600亿元。业内普遍认为,预计今年配电网投资有望创历史新高。
投资机会方面,安信证券认为,配网投建将带动GDP稳步增长,巨额投资利好行业弹性增长。其中,配电投资将是首选领域之一,我国未来5年配电网规划投资,总规模预计可达2万亿元,这将带动充电桩、地下管廊、智能电表、微电网等四大细分领域的发展,相关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有望获得市场资金的关注。推荐龙头标的:奥特迅、万向钱潮、纳川股份、巨龙管业、青龙管业、宝胜股份、科陆电子、正泰电器、国电南瑞等。
个股点睛
科陆电子: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产业链协同跨界发展
事件:2015年8月18日晚公司发布2015年半年报: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2,981.64万元,同比增长34.83%,实现利润总额7,185.87万元,同比增长13.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6,831.03万元,同比增长20.68%。
点评:
公司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整体毛利率稳中有升。继前期收购、自建的220MW光伏电站顺利并网后,公司全资子公司科陆能源公司先后在江西、河北及宁夏获得了总计200MW光伏电站备案文件。2015年6月,科陆能源公司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新特光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本次股权转让涉及的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总计60MW。上述电站建成后,科陆能源公司运营的光伏电站总计将为约480MW.201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收入2.36亿元,同比增长442.69%。由于新能源业务具有较高的毛利率(37%),在新能源业务高速增长的影响下,公司整体毛利率稳中有升。
定位能源服务商,“四权合一”的产业链协同跨界发展战略。公司基于能源服务商的定位,提出了“四权合一”的产业链协同跨界发展战略。公司以智慧能源工业权为基础,大力拓展智慧能源特许运营权,布局智慧能源售电市场权,积极搭建智慧能源金融权。这种布局与战略的核心是整合资源优势,打通产业链多环节,充分发挥产业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实现协同发展。
公司产业布局完善,卡位优势明显。公司业务覆盖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电力应用管理(节能减排以及电动汽车充电站)以及电力监测技术(智能配电、智能用电,目前主要还是在出售设备阶段),新一轮定增加码储能微网、充电网络智能云和售电网络能源管理及服务平台建设,若深电能未来能够获得售电牌照,公司将能够获得运营范围内的发电、配电和用电客户的能源数据,实现公司能源从产生到输送、分配以及消费的数据闭环,公司在能源互联网平台建设上卡位优势显着,我们认为公司是能源互联网最核心标的。
盈利预测及评级:按照公司现有股本(不考虑新一轮非公开增发),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EPS分别为0.61、0.97、1.08元,对应2015年8月18日收盘价(25.06元)的PE分别为41、26、23倍。公司在能源互联网上强势拓展及卡位优势,未来几年业绩具有高成长性,我们认为公司是被市场错杀的优质标的。并且公司目前股价低于新一轮非公开增发价格(25.65元/股),已经具有很强的安全边际,值得重点关注。我们维持公司目标价53.35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电站及储能业务拓展超预期;售电牌照的获得;光伏及储能行业超预期变化。
风险因素:1、光伏及储能业务拓展低于预期;2、应收账款等财务风险。
纳川股份:中报符合预期,多动力预计驱动H2回暖
公司发布2015 年中报。H1 实现营收5.21 亿元(同+87.60%),营业成本4.25亿元(同+120.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80 万元(同-44.35%),对应EPS 为0.06 元。其中,Q2 实现营收3.25 亿元(同+95.82%),归母净利润2077 万元(同-7.01%),对应单季EPS 为0.05 元。
收入大增,受福建万润新能车动力总成拉动。公司于3 月实现66%控股福建万润,福建万润主营新能源汽车混动动力总成和纯点动动力总成,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属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受上半年公司产品毛利率水平较高、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放量等影响,福建万润销售和盈利情况明显向好,H1 利润超过1800 万元,对公司收入大增造成显着影响。
管材出货量呈现周期底部回升迹象,但总体仍拉低 H1 盈利水平。受宏观经济影响,管道施工量放缓,导致Q1 管材出货量同比下降。Q2 市场小幅回暖、且年中起受地下管廊政策利好,公司管材出货量开始自周期底部回暖,但综合来看仍显着拉低了H1 利润水平,预计H2 将有所好转。
“地下管廊+新能车运营+核电管材”三大亮点落定,业绩弹性巨大。公司管材业务具备多年经验和技术优势,将参与平潭市政管廊建设、抢先受益地下管廊政策红利。管材业务底部回升,并积极向高附加值延伸,合作中广核共同开发并出口高端核电HDPE 材料。新能车方面,公司已获得B2B 运营执照,并合作福建平潭、福建万润、金龙汽车,抢先布局、引领模式创新,瞄准新能源商用车的巨大市场空间。三大主业亮点落实,未来业绩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