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市场反垄断持续推进。继2014年9月交通运输部联合十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之后,近日交通运输部正式修订了2005年开始实施的《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主要修改内容涉及维修自主选择权、维修技术信息公开、提出配件追溯制度、同质配件、建立电子维修档案和其他维修经营规范条款等十项内容。
维修业反垄断进入可操作阶段。《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是维修行业经营和管理的依据,通过修改《规定》从而使反垄断措施在新规中得到细化和落地。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
1、不得指定维修:“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该规定明确车主有自由选择维修者权利,保内车亦可以选择非4S店进行维修,使不合理的“指定维修”成为历史。2、明确维修信息公开义务:“机动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型投放市场后六个月内,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其维修技术信息和工时定额”。目前情况下整车厂出于自身利益仍然不愿意公布维修技术信息。根据欧美市场经验,我们认为长期来看中国市场维修信息公开的趋势是必然的。3、明确定义同质配件,推行配件追溯制度:新规中对同质配件给出精确定义“同质配件是指,产品质量等同或者高于装车零部件标准要求,且具有良好装车性能的配件”。以往同质配件定义模糊,缺乏认定标准,不具备可操作性,明确定义后同质配件认定从此有法可依,极大有利于配件生产、流通和维修行业的发展。4、细化建立维修电子档案要求:新规要求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建立维修档案并实行电子化管理,及时上传维修电子数据记录至国家有关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维修服务管理系统应当向汽车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开放相应数据接口。有助于全国性机动车维修信息库的建立,未来有望为二手车公平交易提供保障,促进二手车交易爆发。同时,对于为维修行业提供信息系统,尤其是综合提供配件、维修信息、管理系统的服务商也是重大的发展机遇。
投资建议:《新规》为后市场反垄断再送政策暖风,我们坚定看好三类标的:后市场O2O平台服务商;二手车;优质本土零部件厂商,建议关注:金固股份(首推,轮胎电商领域汽车超人已经领跑,后市场广泛布局包括二手车、汽车金融、洗车停车、加油、保养等)、隆基机械(刹车盘业务与国际巨头合作,布局上海车易安提供管理系统、供应链、物流一体化的服务)、先锋新材(投资养车无忧20%股权,国内汽车保养O2O领先者)、德联集团(原装机油重要厂商,连锁2S店O2O模式进入后市场)、亚太股份(国内制动器龙头厂商,切入智能驾驶)、星宇股份(优质车灯厂商,积极拓展后市场业务)、广汇汽车及庞大集团(国内前2大4S经销商集团,积极布局二手车业务)投资风险:反垄断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