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业务平稳增长,风电即将盈利
公司传统汽车物流输送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合资品牌还有新建产线的计划,预计传统业务将平稳增长。2014年风电业务主要受汇兑损益影响,小幅亏损约200万元。2015年公司已经采取措施应对欧元汇率变动,叶片业务不再增加产能。预计2015年风电业务整体大概率能够实现盈利。
增值税退税利好废旧汽车回收行业
6月12日财政部印发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其中再生资源中废旧电机、报废汽车、报废摩托车等属综合利用资源,取得相应资质的纳税人按所交增值税的30%返还,2015年7月1日起执行。过去几年,废旧汽车回收企业因无进项增值税,销项增值税无法抵扣,实际承受了过高的增值税率。简单测算,增值税返还30%将于提升相关企业净利率约5个百分点。
全产业链布局循环经济产业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年公司与德国ALBA合作,布局以废旧汽车回收与拆解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继2014年收购永正嘉盈、苏州再生股权后,2015年通过定增收购力帝集团和宁波回收,全产业链布局初步形成。基于废旧汽车回收行业的两大属性:区域限制和牌照限制,并购是扩大规模的高效途径。预计公司将继续整合其他资源,2-3年内通过外延式方式扩大回收网点到8-10个,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基础。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自动化物流业务将保持平稳;对风电产品及客户结构的调整,15年风电业务将实现盈利。循环经济业务重点是获取回收资源,预计公司本次定增完成后,以类似收购苏州再生和宁波回收方式获取其他回收资源的可能性大,外延式发展将提高公司盈利能力。预计15-16年EPS为0.42元和0.71元,维持“买入”评级和“40元”目标价。
秦川机床:机器人减速器、军工、3C 加工多点开花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后立尧
投资逻辑
受益陕西省国企改革,成为机床行业综合性高端装备供应商:2014年,秦川集团通过资产重组实现整体上市,原属集团的资产和业务全部进入上市公司,成为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代表、以关键功能零部件为特色的综合性高端装备供应商。公司一方面将凭借注入资产完善主营业务、加快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将借助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场运作平台,促进公司持续发展。
机床行业增长的逻辑:1)高附加值产品逆势增长。虽然机床产品整体呈现下滑,但“专、精、特”等高附加值产品呈现出逆势增长态势。2)进口替代空间大。我国每年中高档数控机床消费金额60亿元左右,其中85%左右进口,未来进口替代空间较大。3)工业4.0需求让机床行业走出低迷。在工业4.0背景下,专用机床服务于机器人减速机精密加工,具有很大的融合发展空间。4)机床后市场前景广阔。我国机床消费额连年位居全球第一,由此衍生的“后市场经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掘金机床后市场,推进“服务型秦川”企业战略。打造“现代制造服务业”是公司“3个1/3”战略的重要一环。公司积极落实“服务型秦川”的企业战略,近三年来修复、改造、升级机床及专用设备而400多台,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机器人减速器项目已突破制造工艺瓶颈,手机外壳加工业务锦上添花。减速器是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是制约国内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公司投资1.94亿元的“工业机器人减速器”项目已突破制造工艺瓶颈,进入系列拓展与中等批量生产准备阶段。公司旗下宝佳机床生产的精雕机用于手机金属外壳加工,前景广阔。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9.10亿元、45.20亿元和53.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7%、15.6%和17.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0.9亿元、1.46亿元和1.77亿元, EPS 分别为0.13/0.21/0.263元,对应PE 为113/69/57倍。考虑到公司军工业务+机器人减速器+手机金属外壳加工业务放量,国企改革有望落地,我们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
机床行业持续低迷、工业4.0推进缓慢、机器人减速器进展不达预期。
蓝英装备:三季度环比好转,现金流大幅改善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后立尧
事件:公司公告201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下滑13.7%,三季度单季度增长3.1%。
评论:
三季度业绩环比好转,经营性现金流大幅增长,管廊项目回款慢但一定会收回。2014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下降18.6%,净利润下降13.7%,主要原因是2014年上半年沈阳市浑南新城综合管廊工程建设项目收入确认延后,因此公司前三季度整体利润有所下降,但管廊项目从10月起就开始回款,根据协议本月政府应支付2.64亿元。公司第三季度收入与利润较同比分别增长4.1%和3.1%,环比改善明显。另外,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9793.6万元,同比增长150.9%。说明公司由收入导向变为现金流导向的策略取得了效果。
公司打造三大主业:智慧城市、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公司董事长技术出身,最早在沈阳机床研究院,后来给西门子代理起家,接着进入冶金、电力、市政等自动化系统集成领域,又从轮胎自动化系统集成进入轮胎成型机制造。公司传统主业是轮胎成型机,2012年成立两个子公司做智慧城市、工厂自动化业务,形成了智慧城市、智能装备、系统集成3大主业。公司未来三年内的产品发展计划包括:①高端轮胎成型机;②耗能工业智能单元集成系统;③柔性工业物料输送系统;④高端数控机床及电主轴单元;⑤自动化专用设备(或生产线)电控系统解决方案;⑥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等。公司2012年完成业务布局,12、13年收入增速分别高达103%、73%,14年由于政府管廊项目资金到位问题,拖累了公司业绩,从15年开始公司重新走到快速发展期,预测15年后公司每年将保持30%左右的净利润增速。
业务一:智能装备业务:公司的智能装备包括机专机(成型机,机械事业部)、电力自动化(配电、仪表)。
(1)。轮胎成型设备:公司06年进入轮胎成型机市场,公司多做商用车,13年开始做半钢胎。竞争对手是软控股份、赛象科技,公司只做最核心的部分。目前国内子午线轮胎成型机市场年需求量约500套,软控销量约100套,蓝英装备约60套。预计13年销量约60套。公司目前成型机产品为全钢一次成型机,均价大概500多万,国内半钢子午线轮胎成型机主要依靠进口,蓝英装备在研的半钢成型机预计均价500多万,毛利率和全钢的差不多。从市场需求来看主要来自增量市场和存量市场更新需求。从新增市场来看,客户在经历了2011-2012年低迷期之后,随着汽车销量好转和保有量增加,下游客户2013年开始扩充产能,公司订单也随之增多。从更新市场来看,目前我国轮胎成型机市场保有量在2000多台,多是2003年后购置的,全钢和半钢比例大概1:1左右,轮胎成型机寿命10年左右,更新需求已开始释放。
(2)。电力自动化:公司自动化项目还涉及到冶金、节能、市政、地铁等领域。电力做发电+输送电自动化,13年公司电力行业收入将数倍增长。水处理方面公司主要做市政、净水、污水处理中的三电及自动化改造。冶金行业公司主要做节能环保型加热炉控制系统等。
(3)。参股进军机床电主轴市场:公司与德国DVS合作成立联营公司,主要生产高端数控机床及电主轴单元,国内年需求量约1万根。未来电主轴替代人工及皮带业务前景广阔。
业务二:智慧城市:管廊项目具备先发优势,回款没有风险:公司对智能化城市产业链中的安防、消防、节能减排、再生资源等进行全面布局。公司12年以BT方式中标沈阳管廊项目,合同总金额约为11亿,管廊项目适合新城区建设,老城市做成本高。长期来看,管廊可以节省土地,经济效益显著。根据公司9月披露的补充协议,管廊一期已于2013年10月底完成交付进入回购期,2014/10、2015/10和2016/10月分别支付2.64/2.85/2.71亿元;二期将于2015年6月进入回购期,剩余约2.6亿元分三年支付。另外,公司10月公告发行2.6亿公司债获批,将为公司管廊项目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受部分地段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影响鉴于甲方前期工作原因,导致管廊二期的建设期间延长。经合同各方确定管廊二期的建设期自2012/10-2015/6,管廊二期的回购期自2015/6-2018/6,管廊二期的回购价款支付时间分别为2016/6、2017/6、2018/6月。我们判断公司凭借项目经验后续可能接到其他城市管廊项目订单。
业务三:系统集成(工厂数字化):数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卖的是设备+管理:工厂自动化经历了3个阶段:单机-连线-车间自动化。之前公司一台成型机600万,10台卖6000万,现在让客户加1000万把数字化车间改造。公司的理念是“通过数字化把各生产流程数字表现出来,有助于优化流程、提高绩效,并激发出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对客户来说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减少管理费用。今年公司数字化工厂业务发展很快,1个工厂的1个车间改造收费就几千万。公司做好数字化工厂有三大优势:行业知名度、工艺熟(工艺改造、固化)、IT工人。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14/15/16年EPS为0.33/0.45/0/59元,对应PE为45/31/24倍,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传统业务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2.管廊项目收入继续延迟,拖累公司业绩。